劉會娟
【摘要】“玩中學”歷來是基礎教育提倡的一種形式,游戲化學習就是其中研究較多的課題之一。怎樣進行游戲化學習?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介紹了一些游戲手段:比如利用多媒體演示游戲;將影視等作為游戲的情境素材;將曲藝形式搬上化學課堂等。
【關鍵詞】化學教學 游戲化學習 有趣
游戲化學習就是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習游戲化就是一類試圖將學習者的發(fā)展回歸到人發(fā)展的自然形態(tài)的一種呼喚和努力的傾向,這類呼喚和努力傾向,要求我們根據(jù)學習者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來設計我們的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學習工具,而不是簡單地用游戲替代一切課堂教學形式。游戲化學習的研究開始主要集中于幼兒教育和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游戲性學習,兒童可以采用“玩中學”,那么年紀稍微大點的中學生為什么就一定要學的那么辛苦呢?值得教育工作者思索。席勒說:“只有當人是完全意義的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時,他才完全是人?!蔽覀兘逃枰@樣的游戲。
蘇聯(lián)教育家說過:“游戲?qū)⒆觼碚f就是學習,而學習對孩子來說就是勞動”,我們?nèi)绦淖尯⒆咏K日勞動嗎?所以游戲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下面是筆者在化學教學中的若干游戲化學習實例。
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形式的化學游戲,既可以作為檢測知識的手段,也可以作為技能培養(yǎng)方式,可以讓廣大學生在游戲玩樂中輕輕松松得到提高。根據(jù)運用的手段不同可以分為趣味實驗游戲、多媒體演示游戲、合作型動手游戲、頭腦風暴游戲等等?;瘜W作為一門實驗的科學,來自實驗現(xiàn)象觀察、實驗結(jié)果探究的吸引力自然不必多說。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我們所使用的游戲手段:
第一種是多媒體演示游戲,比如在“垃圾”的選修課教學中,我們采用網(wǎng)上下載的Flash動畫“垃圾分類游戲”,檢測學生是否能根據(jù)所學知識分辨主畫面羅列出的各種垃圾屬于哪種類別。垃圾包括一次性飯盒、塑料袋、電池、紙文件夾、剩飯菜、報紙、廢舊文具、炭粉墨盒、果皮、金屬易拉罐和用過的茶葉袋,垃圾箱種類包括“不可回收垃圾”、“廚余”、“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學生可以拖動鼠標拉著某種垃圾放入相對應的垃圾箱。如果做錯了,那么垃圾箱就會做出提示,直到你完成所有正確的操作。
我們還采用游戲卡片的形式開展教學,比如《元素周期表》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記錄有不同元素原子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的卡片,讓學生重溫門捷列夫的發(fā)現(xiàn)歷程,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guī)律;還可以利用這些卡片元素相互之間的化學反應創(chuàng)設游戲牌的規(guī)則,讓學生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玩中學”。
第二種是把通俗媒體作為游戲化情境的素材。情境創(chuàng)設在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學生在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更加易于將知識活學活用,獲得切身感受。這里提到的通俗媒體指的是小說、電影、電視等,它們也可以作為化學教學情境的重要素材。它們相對于學習而言都是屬于休閑消遣的形式,在激烈競爭的學習生活期間,它們在教師和家長眼中的地位恐怕只比電玩游戲略好,但是普及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是學生樂衷的對象,我們?nèi)绻麖闹刑釤挸雠c教學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加以利用,學生接受起來更能事半功倍。
武俠小說是不少教師所不屑的通俗文學形式,但金庸小說以其博大精深獨樹一幟,在國人中尤其是學生中間廣泛流傳。金庸小說文理包容,數(shù)理化知識亦有所體現(xiàn),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筆者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關注起其中化學知識,并在化學教學中靈活運用。武俠小說中要涉及兵刃——必然可以聯(lián)系上金屬的性質(zhì)和冶煉。我為了提醒大家金屬雖然堅硬但是有其延展性,就提到了《書劍恩仇錄》中這么一段:鏢頭韓文沖的鐵琵琶被紅花會的高手先捏成鐵板,然后卷成鐵筒,再捏成鐵棍……雖然描寫夸張,但是足以說明金屬的延展性。
化學知識在影視作品之中的體現(xiàn)也可以隨手拈來,轉(zhuǎn)為己用。我在講磷及其化合物時,播放了《笑傲江湖》電視劇選段:令狐沖依靠死人骨頭中形成的鬼火在黑暗中擊敗強敵——從而聯(lián)系磷化氫的自燃;講硫和氧氣反應時播放了視頻——武俠電影中常見的暗器蛇焰箭;講氮氣的性質(zhì)時帶大家回顧了《滿漢全席》中用液氮注射進熊掌制作佳肴的片斷并請大家分析原理。
以上的想法做法并不是匪夷所思,其實當前也已經(jīng)有教育工作者這么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作為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詞,也是通俗媒體形式之一,“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被用作解釋炭的穩(wěn)定性,“小護士”的SPF值也在生活化學課上廣泛介紹。所以,游戲化學習也應該具有生活化的本質(zhì)。筆者的教學實踐就努力的去做到這一點。
第三種化學教學曲藝形式的表現(xiàn)。 曲藝形式如相聲、小品等都是一般文娛活動中常見的節(jié)目,對語言藝術、表演功力等有較高要求,從這點上說,和老師教學是相通的。凡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從事教學和學習活動的,我們都將其稱之為“玩”,都是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所以將化學教學用曲藝形式來表現(xiàn),也是游戲化學習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化學學習中的常見誤區(qū)、環(huán)境污染重大事件、當前社會上食品衛(wèi)生等丑惡現(xiàn)象等;也可以歌頌當前科技發(fā)展。筆者曾經(jīng)編寫并演出過一個化學相聲,選擇了侯氏制堿法與侯寶林先生、元素周期表稀有元素讀音、可樂和黑醋的比較、假酒的制造等幾個笑料串聯(lián)起來作為包袱,讓各位同學在莞爾之際也了解到化學史、生活化學、實驗室安全等多方面知識。 另外我們可以將曲藝形式轉(zhuǎn)接到教學藝術中,寓教于樂,而教學效果一樣出色。在我講“碘的性質(zhì)”時忍不住提及自己當年的糗事:當年我上中學時候,一位同學因為受傷到我家處理傷口,我起先為他涂上碘酒消毒,后來又自作聰明地為他傷口涂抹紅藥水以增加效果,結(jié)果害得他傷口糜爛,幾天都沒有好轉(zhuǎn),讓我到現(xiàn)在一直愧疚于心。 這樣告訴大家一個生活小常識,碘酒和紅藥水是家庭常用消毒外用藥,但是它們不能混用,因為它們會發(fā)生反應生成有毒的碘化汞。
上面小結(jié)了筆者開展游戲化學習的經(jīng)驗,可能顯得比較主觀化,教學效果也有待進一步證實,不一定容易被正統(tǒng)課堂所接受,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游戲化學習在化學教育研究領域能被推廣開來。要知道化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有趣的科學,無論是觀察到的多彩的實驗現(xiàn)象,還是不斷探索神秘的微觀世界,希望各位同仁可以在學習游戲化觀念的指導下,使教學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