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
摘 要: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學習的基本,用心學和用腦記的學習結果是完全不同的。記憶的結果往往不能得到延伸,而思考得到的則是可以不斷“增值”的。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除了給學生奠定基礎的數(shù)學知識之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獨立解決陌生問題而不是“記住答案”。就以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為例,淺談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關鍵詞:學生;思考能力;基礎;邏輯思維
我們?yōu)槭裁匆蠈W,就是為了打造更好的自己,而只有思考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小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特別是對于六年級的孩子來說,基礎數(shù)學知識已經(jīng)有所學習,知識結構也初見模型,系統(tǒng)的思維能力需要在此刻得到鞏固和發(fā)展。
一、靈活結合六年級教材,打造思考化的課堂
六年級數(shù)學教材比起之前的教材,多了幾分思考,少了幾分零散的基礎知識。在這個細微的變化當中就體現(xiàn)了思考化教學的重要性,也表現(xiàn)了思考性學習的性質(zhì)。結合六年級教材,將里面可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內(nèi)容挑選出來,在基礎知識鞏固之后,作為家庭作業(yè)給學生布置下去?;蛘呃蠋熞部梢詮钠渌麉⒖紩刑暨x相關題目,全方位鍛煉學生思考能力。
二、采用“先學后教”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思考是在未知的前提下思考結果,或者是獨立解決問題。小學六年級學生應該被認為有這種能力,而且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挖掘這種能力。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課堂知識先有所了解,然后再講課。
三、采用“問題教學法”,互動數(shù)學課堂
提出問題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理解的基礎。在學習新知識前,學生先要對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再聽老師講解或者和別人討論,這樣才會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讓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個很大的提
高。“問題教學法”是常見的教學方法,它是思考性教學的一種表現(xiàn),讓學生不作為聽課的工具,而是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另外,建立了互動性的課堂,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及時從老師那里得到答案,這樣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感到更加融洽。
總之,在數(shù)學課堂中重視學生的思考,做到“先思考后教學”。作為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于他們總結和融會貫通之前學習的基礎知識,更利于為進入高一級的學習階段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趙思林.感受的心理過程對數(shù)學教學的啟示[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1(0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