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龍
【摘要】文章闡述了課堂提問的積極作用,并對提問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明確影響提問有效性的因素后整理出解決措施,從提問內(nèi)容設計與提問形式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教師以此為基準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必然會在成果上取得全新突破,學生成績也會因此而提升。
【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語教學 課堂提問
一、課堂提問
1.課堂提問有效性。課堂提問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可應用在不同學科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否有效不單體現(xiàn)學生回答問題的能力上,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計時也要精心研究,不可脫離教學內(nèi)容。巧妙的問題可增加學生學習激情,在教學過程中,語言類學科實踐要重于理論,單純依靠教師講解很難保障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提問環(huán)節(jié)課堂主體會發(fā)生轉變,學生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利用掌握知識來回答老師的問題,組織語言與回答的過程也是一種鍛煉。確保提問有效的前提是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積極思考課堂問題,回答錯誤并不代表教學失敗,反而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在課后多加練習,可有效提升成績。
2.課堂提問的作用。首先課堂提問可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大學課程安排較為松散,目的在于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自主安排,大部分課程的教學目的也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英語課堂中引入提問環(huán)節(jié),每位學生都有平等回答問題的權利,可幫助教師在短時間內(nèi)熟悉班級成員,也可有效利用課堂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誼。其次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引導,中學階段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聽課習慣,過于依靠老師講解,甚至存在離開教師指導便不會解答問題的現(xiàn)象。提問環(huán)節(jié)正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通過自身努力去挖掘更深入的知識。再次是對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就業(yè)階段也擁有更多的選擇。
二、大學英語課堂提問中的問題
1.課堂提問隨意性大,缺乏精心設計或設計不合理。英語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課堂問題是教師臨時想出來的,并沒有經(jīng)過嚴謹?shù)乃伎?,因此很多問題并不是最符合教學內(nèi)容的。除此之外還普遍存在問題提問時間不恰當?shù)那闆r,提問成為教師組織課堂紀律的一種手段,無形中對學生心理造成了壓力。問題中涵蓋知識點不清晰也會影響教學效果,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為避免出現(xiàn)無人參與的情況將問題設置過于簡單,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可參與到其中并且輕松回答,但并沒有起到調(diào)動思考積極性的目的,也不能真實反應學生的英語技能水平。有時還會出現(xiàn)問題設置過于復雜,學生找不到切入點而放棄回答的情況。
2.課堂提問中對提問學生的選擇缺乏針對性。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極端:一是有些教師不顧問題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學習程度,隨意點名回答,其結果可想而知,學生以沉默作答或是“Im sorry”之類的尷尬情景時常出現(xiàn);二是有些教師為了照顧學習好的學生積極性或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問學生的范圍僅限于前排或是成績好的學生,久而久之其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高,課堂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
3.課堂提問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反饋不當。這會造成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等待時間太短,忽略了啟發(fā)的過程,直接給出答案或另外叫學生作答,學生養(yǎng)成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或是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缺乏積極反饋,學生的思考得不到肯定,失去信心,積極性受到打擊。
三、教師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1.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發(fā)問,形成課堂互動。精心設計問題包括精心選擇提問的類型、提問的學生、提問的時機以及提問的方式等等。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首先要明確目的,選擇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提問方式也應該靈活多樣,既有口頭提問也有書面提問。課堂上增加師生互動式的問答行為,鼓勵學生多提問題,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作課堂的主體。而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教師對所教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非常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只有熟悉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才能據(jù)此設計出激發(fā)學生思考、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教師只有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有所了解才能提出適合學生學習水平并能幫助學生提高的問題。
2.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結合使用,減少封閉式問題。展示性問題一般要求學生在已知的材料中去“尋找”答案,這類問題注重引發(fā)學生結構簡單,語句簡短的語言輸出?;卮鸫祟惙忾]性問題對于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習積極性。然而過多的展示性問題易造成問題羅列,會使學生喪失興趣,而且在材料中“尋找”答案這種方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幫助甚小。展示性問題可以促使學生參與交流,而參考性問題使課堂交流更具有交際性,從而使課堂環(huán)境更接近于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從而有利于語言習得。
3.課堂提問兼顧公平性和針對性。教師在選擇回答的學生時應兼顧公平性和針對性。公平性是指教師應該給予每位學生平等的答問機會,不應把提問范圍局限在優(yōu)生或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身上;針對性則是指教師的提問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問題的難易與學生的語言能力來提問不同的學生。對程度好的學生可安排回答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這不僅使提問的學生能積極投入,而且對調(diào)動全班的學習氣氛有一定的幫助。對程度較差的學生,可選擇一些相對容易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即能摘取知識的果實,使其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結:課堂提問是一種具有豐富意義的復雜的教學行為,與學生、教師、課堂情境等緊密相連。掌握一定的課堂提問策略不僅能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促進課堂、學生和教師三方的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