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教育信息化是美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核心是發(fā)展以網絡為核心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yè)的廣泛應用。教育界呈現出了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特點的發(fā)展趨勢,高等音樂專業(yè)教育迎來了新機遇。隨著新時代下的教育發(fā)展,微課成為了高等教育中新型授課形式。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強、目標明確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推動高等教育音樂專業(yè)信息化進程中,微課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等音樂專業(yè)微課教學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微課教學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等教育;音樂;微課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共同呈現主題式資源應用下的“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又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資源。它極大方便了學生通過網絡隨時隨地點播或下載,可以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地滿足師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性不斷提高。微課在推動高等教育音樂專業(yè)信息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高等音樂教育中微課教學環(huán)境仍需要改善,音樂教師自身素質需要不斷得到提高。
1 提升高等音樂教育微課教學質量的舉措
以往的高等音樂教學方式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在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征的微課教學理念下,音樂教師要營造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氛圍,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教師設計與音樂教學相關的課程,將高等音樂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微課來闡述,讓學生在直觀下學習知識,提高音樂鑒賞力。
1.1 科學組織微課教學,精心設計課堂內容
微課不能像傳統(tǒng)課堂一樣大容量的教學,需要在有限的短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教學任務。要求教師必須精選課題內容,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突出了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微課題要快速簡捷,言簡意賅進入正題。導入正題后,就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課堂的中心上積極引導,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合理地完成要求的教學任務。用二三分鐘時間對本節(jié)微課的教學內容加以歸納,使微課的整體結構趨于完善。
1.2 運用豐富的教育資源,制作實用的微課課件
授課老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基礎之上,結合個性特點,制定出靈活的培養(yǎng)方案。[1]為了進行更有效的微課教學,微課課件的效果要盡量靈活、簡便、可靠,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微課中使用恰當的課件能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設計高等音樂微課時,讓音樂教師專注于微課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教師在微課教學中,能夠合理運用教育資源、因材施教進行教學,這樣會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和氛圍。
1.3 增強音樂微課互動效果,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音樂教師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首先掌握重點、然后突破難點,引導他們向微課目標方向主動積極思考,達到充分將知識不斷消化的過程,真正地讓高等音樂微課教學變得活力四射。通過微課的展示,學生非常直觀地了解到各類音樂作品,并體會到經典音樂作品的奧妙。微課的運用,圖文并茂使學生在整個課堂輕松的氣氛中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
1.4 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尊重學生課堂主體權利
在高等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條件。讓每個學生都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引導他們參與適合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展現出自我。微課的加入為教師引導學生培養(yǎng)求異思維提供了新機會。微課生動形象,教師在微課環(huán)境上旁征博引,增強說服力和可信度,不斷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求知欲望。要讓微課輔助下的高等音樂課變得豐富多彩,把學習音樂的主動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們的音樂能力在微課上充分展示。
2 提升高等音樂微課質量對推進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2.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師生的互學互動
隨著高等音樂微課的不斷推廣,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點播,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與學習基礎控制視頻的快慢進行學習。由于視頻可以反復播放,那些平時膽小又成績差的學生能夠反復觀看,有利于后進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微課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獲取渠道,教師會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互學互動的過程中及時清除心理障礙,健全學生的人格,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2 促進教師業(yè)務能力不斷提高,提升學生音樂表演水平
通過音樂教師對微課的制作和使用,使教師真正貫徹研究教育理論規(guī)律。不斷進行教學思考,促進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高。通過微課進行音樂教學資源的交流,增強教師的成就感。加強了教師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提高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展示微課讓學生知識重構,利用圖像處理、錄音處理、信息集成的多媒體。使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中領會教師的教學目的,將作品表達的思想內容含義進行重組、創(chuàng)作,使自己演奏的音樂作品細膩感人,更富有個性。借助微課這個信息平臺,給學生一個自我評價的機會,令音樂教育的方法更靈活、形式更豐富、藝術表現更自由。
2.3 微課直觀展示音樂學習技能,有利于挖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微課是高效課堂理論的引導者和支持者,目標要通過高效的課堂教學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教育思考,改變“灌輸式”音樂教學。在高等音樂課堂教學中,微課的使用可以提高音樂研究的高效性,給雙方搭建了一個共同探索的平臺。微課直觀展示出了音樂表現的方法和技能,學生自身音樂創(chuàng)作力通過微課得到激發(fā)。微課對接受高等音樂教育的大學生是大有裨益,對今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微課是一種課程改革下新的教學模式,對老師教學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教學生的重點應放在基本功練習上,一定要把學生的基礎打好、打牢。基礎扎實了,以后學起東西來也就會快得多了。[2]盡管微課發(fā)展迅猛,但是對于怎么發(fā)展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試圖通過微課這個平臺更好地推進高等音樂教育信息化進程,需要客觀條件的發(fā)展和主觀理念的升級。科學合理的微課教學體系構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是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推動高等教育音樂信息化進程的腳步,體現在微課中每一個細節(jié)中。微課作為一種自主學習的模式,為教師提供了自我提高的機會,最終達到教學相長和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許馨予.民辦藝術院校大提琴教育原則探究[J].文化藝術,2015(5):280-320.
[2] 孔彥夫.長笛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J].沈陽音樂學報,2007(2):430-450.
作者簡介:鄭棋文(1982—),女,黑龍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國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