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麗
摘要:現代社會科技、信息飛速發(fā)展。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同樣帶來一些負面的言論與觀點。中職生大多是十四五歲的年齡,處于青春叛逆期,價值觀尚未完全穩(wěn)定,在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壓力、競爭以及各種利益誘惑時,出現種種失范行為。本文就中職生失范行為自我教育的途徑進行闡述。
關鍵詞:中職生 失范行為 自我教育
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是畢業(yè)后直接走入社會的學生,十八九歲的年齡進入社會,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壓力、競爭以及各種利益誘惑,我們的學生如何在以后的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高?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培養(yǎng)出能夠自我教育的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能夠抵抗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誘惑,時時監(jiān)督自己、提醒自己、評價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健康的成長、幸福的生活,因此中職學校就面臨著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自古至今,自我教育都一直被認為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中國古代就有“修身,養(yǎng)德,平天下”之說,這里的“修身”就是指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做好其他所有工作的基礎。偉大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有“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言論,并指出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學生的自我教育越來越受到中外教育界的重視,但是中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仍然需要教育的實踐。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中職的學生大多是十四五歲的年齡。處于青春叛逆期并且沒有考上普高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心目中就是品行不好的學生。學生已經聽慣了來自家長和老師們的諄諄教誨,無論是動聽的教育還是難聽的教誨學生都不太容易接受,因此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使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中職學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多,我們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各種豐富多彩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校園活動,在實踐中讓學生身心感受到美,感受到積極進取的精神帶給自己的快樂。
1.閱讀優(yōu)秀書籍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我們現在的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心理浮躁,特別是學生面臨考試沒有時間可以讀書。要想學生能夠自我教育,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僅僅靠教師的說教是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而讀書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捷徑。讀書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樹立遠大的理想,通古曉今,了解中外,通過榜樣的作用,引導學生自我反思,不自覺地向榜樣學習。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多讀書。學校通過開展講故事比賽、讀后感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書。
2.展示學生作品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課余時間較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習自己的愛好。學校提供學生展現自己的舞臺:通過展示欄,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定期舉行各種晚會由學生策劃、主持、表演,提高學生們自信;通過參加各種比賽,例如中職生的技能大賽、中職生創(chuàng)新大賽等。展示學生的作品,增加學生們的自信,提高學生的自尊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一一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進心”。
二、努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園文化氛圍不僅僅影響著教師的生活、工作,也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特別在中職學生價值觀尚未穩(wěn)定的情況下,學生每天最多的時間是生活在校園里。環(huán)境的教育力量是任何言語教育無法相比的。校園文化氛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同時也引導著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因此我們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里,營造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學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里,會不自覺接受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熏陶,時時刻刻地進行自我反思。穩(wěn)定的價值觀、道德觀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三、加強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人的說教,家長的身體力行,更容易被孩子所模仿。由于親情,孩子更愿意接受家長的教育。良好、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最完備的社會教育就是學校一家庭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致力于家庭與學校教育的相結合。任何教育都不可能脫離家庭教育獨立存在,家長與學校的配合是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的關鍵。職業(yè)中學的大多數家長不愿意接到老師的電話,何況是到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因此工作的開展會有很大的難度。首先學校要對教師開展教育培訓,指導教師與家長溝通。無論我們面對的困難有多大,都要努力嘗試著與家長溝通共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其次學校組織家長進行培訓親子溝通、學生自我教育方面的知識,親子的和諧相處更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的發(fā)展。
四、指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出現頻繁破壞紀律的現象,家長、老師以及周圍人群的批評與指責,關系不融洽、不被別人信任,導致學生嚴重缺乏自信。當我們給予學生完全的信任,指導、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學生的內心會受到很大的鼓舞。學生在自我教育過程中通過自我管理的反復實踐,主動發(fā)現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強化、穩(wěn)定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積極參與到自我管理過程中,配合教師的管理工作,教師和學生達成一致的觀點,學校上下形成學生自我管理的體系,才能夠使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班級的管理、學生會的管理,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與學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指導學生恰當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反思改正,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開展心理健康活動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有一部分來自單親家庭或者是存在問題的家庭,從小就接受著不健康的教育,特別是因為成績不好來自教師、家長、周圍人群的批評指責,導致部分學生的心理存在問題,不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環(huán)境,將所有的原因歸咎與外部因素,導致很多失范行為的發(fā)生。首先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通過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導方法與技巧,使學生在面對心理困惑、道德失衡時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進行深刻反思,監(jiān)督自己、引導自己,減少失范行為的發(fā)生。其次在學生中間開展心理健康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發(fā)現愛、感受愛,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再次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對于學生中間出現的早戀、網戀、逃課、離家出走等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從心理上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改變教育的方式方法,因勢利導,探索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途徑,培養(yǎng)出有自我教育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銅山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