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香
【摘要】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全新的教育理念沖擊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實效,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要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因而教學中就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結合教學動態(tài),多法并舉,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探究情境,誘導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關鍵詞】課程改革;教學探究;課堂實效;合作學習
多年的教學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強勁的態(tài)勢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也引起了我們對數學教學的深刻反思:學生學習層次不一,學習目標不同,數學課堂教學該如何提高實效?經過多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考慮應在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上做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加強學法指導,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
一、巧設問題,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就要創(chuàng)設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教師要選擇課堂設問的契機,時機選擇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靈活把握,在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找尋最佳的切入點.當學生受到思維局限無法突破、無法實現知識遷移時,當學生若有所悟、躍躍欲試、思緒漸開時,提出富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一是難點設問,學生學習的難點,既包括新知識的難點,也包括雖已學過卻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知識點,就此設問往往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二是細節(jié)設問,學生在練習、檢測過程中,往往注重知識主干而忽視細節(jié),會做題但得不到全分,教師可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要細處入手,避免馬大哈式后悔.三是聯系生活實際設問,將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鍛煉學生聯想能力,在課堂上變被動學習為主動運用,使學生的思維縱橫馳騁,無拘無束,激發(fā)學生的智慧火花.四是重點設問,重點內容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課堂設問質疑要圍繞教學目標的重點展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能力提高的過程.古人云:“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課堂質疑的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求異和創(chuàng)新,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啟迪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拓寬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力.
二、多法并舉,實效為先
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這就要求老師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倡導教學民主,貼近和尊重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所獲.如課堂提問、課堂練習、隨堂檢測、課后作業(yè)等,皆可分層實施,題目有“難、中、易”之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強、中、弱”之別,題目設計就要注重使各層次的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使基礎差的學生不感到自卑,基礎好的學生不能自傲,班內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教法選擇上,要注重實效,不能拘泥于一種形式,不能為改革而改革,應從學生實際、教學內容實際、課堂效果實際出發(fā),一堂課的不同內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關鍵在于是否得法,能否靈活運用.一方面,合作教學、探究教學可以通過啟發(fā)、討論更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互動性,課堂氣氛活躍,多邊活動豐富,便于相互交流,開放式的課程內容多采用此法;另一方面,直接教學的優(yōu)勢依然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從時間效益、知識傳授、教為主導、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落實上看,直接教學依然效果顯著,直接教學仍在課堂上廣泛應用.教學有法,法無定法,課堂教學要注重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教學活動形式轉向教學活動實效,積極創(chuàng)設師生平等教學氛圍,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fā),接受式學習和合作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多給學生提供思考和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主動自主學習的同時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將課堂的育人功能落到實處.
三、學法指導,事半功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應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應該對學生進行探索知識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訓練.教師不應該只做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啟發(fā)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才是關鍵.老師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題目類型,通過講解,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總結解題方法,歸納解題規(guī)律.老師既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還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歸納.使學生大膽思考和探索,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智力得到充分鍛煉,創(chuàng)造力和探索性得到充分挖掘.
四、精選習題,鞏固提高
“眼過百遍,不如動手一遍”,練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證明帶有思考性的練習和作業(yè)是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選習題,從題型、練習內容、難易度、解題思路、學生層次、教學目標等方面的實際出發(fā),設計一些有代表性的、開放性的、趣味性的習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思路,挖掘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未來的創(chuàng)新潛力得到很好的開發(fā).
五、作業(yè)批改,差別評價
作業(yè)批改是師生互動的書面形式,教師及時批改作業(yè),可從中獲得教學信息,一方面用于診斷學生的學習,診斷教師的教學,反饋教學設計;另一方面?zhèn)€性化的客觀的批語更能發(fā)揮良好互動作用,也更能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能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差別評價就是要兼顧學生差異,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學業(yè)評價,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看學生的進步,多贊學生的成績,通過科學的評價,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數學的教學核心在課堂,目標在學生,關鍵在方法.作為認知對象的知識不是現實中的物品,可以由教師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再創(chuàng)性的教學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切實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實效,使教學成為學生精神發(fā)展、知識進步、素質提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