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代芳
【摘要】眾所周知,物理學科難學、難教,尤其入門更難,物理抽象、概括的特點與初中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點不相適應,學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識比較困難,學習過程中分化現(xiàn)象嚴重,相當一部分學生掉隊,達不到應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學習上的挫折和失敗,造成了“精神創(chuàng)傷”,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負擔,從而失去學習物理的信心,甘當“差生”、造成”英才”升學深造,“庸才”推向社會的現(xiàn)象,背離了黨的教育方針,這是當前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物理文化 語言藝術 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然而對相當一部分中學生而言,卻感到物理難學,甚至產生厭學物理的情緒。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能想學物理,從而學好物理。下面,筆者就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談談個人的一些認識。
一、教師應首先讓學生認識物理學文化,深化物理學習興趣
物理文化是一種高品位的科學文化。物理文化是由人和物構成的綜合體。人是物理學活的載體;物是物理試驗儀器、設備,物理書籍、論文、軟件等;以上兩者相互作用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物理文化環(huán)境。天體是怎樣運行的?熱現(xiàn)象的本質是什么?電與磁有什么聯(lián)系?光的本質是什么?物質是怎樣構成的?正是自然界美妙而復雜的現(xiàn)象,激發(fā)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自然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而物理學的每一個科學概念的產生都充滿了探索和創(chuàng)新,還包括對已有錯誤觀念的批判。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滿創(chuàng)造之光的物理學蛻化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雜的計算。要讓物理教學具有生動性、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和興趣,滿足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教學中一定要聯(lián)系生活
物理知識來源于人類生活及工農業(yè)生產,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及生產,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生產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情緒。例如在學習到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是靠大氣壓強將水抽上來的內容后,我讓學生計算,在標準大氣壓下,如果我們要將水抽到學校背后200米高處的山頂水塔內,抽水機必須放在離被抽水面不高于多少米的范圍之內?客觀上,我校所在處的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具體抽水時,抽水機的高度應比所算的高度高還是低?離心式水泵在抽水前不往泵殼里灌水不知行否?(出示水泵模型)我們請個同學上來試一試。答案是不行,同學們能找出原因嗎?請討論,然后學生邊閱讀教材邊進行討論。在物理運算中也要聯(lián)系實際,數學運算中有一個四舍五入的原則,但在物理運算中不一定適用。有一次我在講密度應用時,讓學生計算用能裝一千克水的飲料瓶去裝13千克煤油,需要多少個飲料瓶?幾乎全班同學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16個。我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分析,用16個瓶子裝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處理?從而使學生知道,物理中有時不能生搬硬套數學原則。
三、通過教學過程中語言的藝術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堂好的物理課,不僅要求我們應注意體現(xiàn)物理的科學性、嚴密性,還要求我們應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使用一些相聲藝術,充分利用漢語言文學的寶庫,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課堂松馳有序,使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調節(jié),使他們聽得輕松,學得自然。物理學的許多內容已給我們提供幽默風趣的材料,我們應當充分的加以利用。例如:在講述聲現(xiàn)象時,可以用“隔墻有耳”來說明固體能夠傳聲的道理; 用“聞其聲而知其人”來說明音色由聲源決定的道理。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知識可用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來說明。凡此種種,不僅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習的興趣。類似的事例可舉出很多,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既可以自己總結,也可以通過閱讀資料不斷積累。
四、教師應切實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鞏固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易轉移,除了認識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了本人認為所無法克服的困難。正如一個學生在分析自己遇到困難時談到的:“提到學習困難,我認為自己主要的問題就是數學基礎差……,所以在物理課上一碰到關于數學方面的問題,即使是很容易的計算,我也感到討厭,以致不做或者做錯?!边@個學生提出的是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低,對一些物理概念、規(guī)律及物理量的單位的理解感到困難,這些都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讓學生掌握這些較難掌握的知識,解決學習上的疑難,盡量縮小學習上的兩極分化,讓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后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力量,樹立信心,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成功的滿足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在物理學習中,如果學生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若反復多次,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則會建立固定的聯(lián)系,也就會形成越學越有興趣,越有興趣就越想學的良性循環(huán)。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一些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便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遇到困難時,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學生解決了面臨的問題后,便獲得了成功的滿足:在實際教學當中要時時刻刻抓住學生的成功處給予適時鼓勵,如巧妙地運用語言激勵,對一般學生可用:“書寫認真”“解法巧妙”“見解獨到”。對已獲得成功的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進一步用言語刺激“你還有其他方法嗎?”“你有更好的方法嗎?”這樣會使全班興趣高昂,切忌給學生反復失敗的刺激,這樣才可使興趣持久
學生學習的好壞固然取決于智力因素,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智力因素。不少中學生學習不好,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情商”的問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那么,學生學好物理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劉力: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2]賈火炬.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7,(11).
[3]周印文.芻議物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