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利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與學習方法,其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廣泛被小學語文教師所采用。但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片面追求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缺乏時效性。主要表現(xiàn)為:(1)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不明,思路不清;(2)小組合作閱讀與討論時間不足,導致合作學習過程短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3)合作學習目標不明確,一些根本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也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導致合作學習形式化,缺乏實際意義;(4)小組成員參與性不夠,在閱讀與討論結束后,發(fā)表閱讀匯報的多為優(yōu)秀生,而后進生則過于依賴,盲目服從。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面做起:
一、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合作時有“話”可說。
學習是學生個人直接面對學習任務,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學習知識的過程,這是教師分析講解所不能代替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小組中交換思想,取長補短,把每個人的想法進行有機整合,做到群策群力。所以,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獨立思考之后,具有自己的“思想”,才會產生交流、表達欲望。在大多數學生產生這種欲望時,小組學習的出現(xiàn)就為學生的暢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否則,有些學生思維慢,很容易被思維敏捷的學生“牽著鼻子走”。整個課堂就成了優(yōu)等生的一言堂,成了學生灌學生,其效果還不如教師的滿堂灌。因此,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一種互補關系。失去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聽課中,往往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為突出小組合作這種形式,剛提出一個問題不到1分鐘,就要求學生立即展開討論合作交流,甚至提出問題就直接讓學生討論、交流,這樣的合作就顯得很沒有價值。正確的方法是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用充分的時間思考,在他們初步有了自己的認識的時候,再來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在組內交流各自的看法,最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這樣做也給那些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著眼教學難點、疑點,讓合作學習立足于有“難”才探。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為了討論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有些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經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就能解決,那么就沒必要在小組討論,關于小組討論,我們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能獨立解決的不討論;能兩人討論解決的不在小組交流;能在小組討論解決的不在全班討論。這樣才能確保討論的合理、有效。我們的總體要求是學生的合作探究重點應著眼于在獨立預習過程和自主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也可以是交流自己的自主閱讀所得。若自主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疑點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能夠得到解決,組長則要負責合理分配每個組員在全班交流過程中所展示的內容,沒有得到解決的則要在全班交流過程中進行解決。組內交流中,大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大家共同探究,最終小組內達成共識。
三、留給學生充足探究時間,讓學生展示時你爭我辯。
有時老師怕完不成自己的教學進度,在安排學生交流合作時,往往給不出充足的時間,致使學生的合作顯得很倉促,流于形式。結果學生在展示時,思路沒有弄清,講述不到位,這時老師就需要重新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過程進行講述,效果也不好,還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
根據學生展示形式可將展示分成靜態(tài)展示和動態(tài)展示兩種。靜態(tài)展示是學生組內討論后將需要展示的內容板書在小黑板上,動態(tài)展示則是生生互動過程中的展示,這個過程展示的是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展示還可以根據展示對象不同分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是組長組織下的組員在組內進行的展示,為大展示做好鋪墊;大展示是在老師組織下的由組內派出組員面對全體同學進行的展示,他解決的是全體同學帶有共性的難點、易錯的問題,應注意參與率要高。
四、教給學生合作方法,讓合作學習“亂”中有序。
教學中總能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怕耽誤時間,不斷催促學生:快點、快點??蓪W生的表現(xiàn)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學生不是不配合教師,而是不會合作學習的方法,這時就需要教師深入到每個小組中間,教給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每次新學期開學伊始,對于新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培訓,同時對小組長也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小組課前的紀律組織、課堂上組織討論的方法、課后五清的落實、小組展示套話的培養(yǎng)等等。培訓到位了,剛開始的一個月,教師也不能完全放手,因為在課堂中間,隨時會發(fā)生各種之前培訓沒有涉及到的問題,這要求教師深入到每組中間,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導,并且對于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好的小組和個人,教師要進行表揚,樹立榜樣,以榜樣帶動其他小組。這樣,逐漸地小組合作才會走上正軌,學生的良好習慣才會慢慢養(yǎng)成。另外,還要教給學生“五會”。即: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要能做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進一步解釋。三是學會表達,經過思考之后進行有序組織語言,達到表達過程有條理、有理由,讓同學聽著清楚明白。四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進行歸納概括,做總結性發(fā)言。五是學會分工與合作,從而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功能。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小組,盡可能掌握小組討論的全過程,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應該以聽、看為主,適時進行點撥引導。
總之,要想讓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切實提高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既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即充分的自主學習,再加上充足的時間、科學的方法以及恰當的時機,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一定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