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芬
摘 要: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和認識。針對高中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分析,從中探討數學應用意識培養(yǎng)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導入;靈活運用;實際生活
雖說在應試教學的背景下,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應付考試,但是我們也要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要學為所用,所以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高中數學老師應該加強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本文分別從三個方面來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分別是課堂導入、課本教材以及課后作業(yè),從課前到課中到課后來展開分析和討論。
一、做好課堂導入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首先就要提高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例如,在進行數學課堂導入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的數學例子,提高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的認識。在學習概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課堂導入。由于初中已經學習過概率的內容,因此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的隨機概率事件。通過列舉生活中的隨機概率事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所以,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老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就要將數學運用在生活中,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生活中數學的認識。
二、靈活運用課本教材
所謂的數學應用能力就是指學生利用數學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就應該靈活地運用課本教材,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解課后練習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上臺在黑板上寫出自己認為的答案,然后剩下的學生就要對黑板上的答案進行評價和分析。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老師可以選擇有多種解答方法的題目來讓學生上臺解答,臺下的學生也要進行解答,解答完畢后就要對黑板上的答案進行評價,首先要指出黑板上的答案正確與否,如果是正確的,那么就讓解答的學生講解答案,如果是錯誤的,就要臺上的學生對黑板上的答案進行糾正。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提高數學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老師就要適當地利用課本,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加強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老師應該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因此,老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布置課后作業(yè)。例如在學習完計算體積的內容,老師可以指定某個著名的建筑物來讓學生計算該建筑物的體積。老師應該給出相應的圖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以及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并不是一件難事,高中數學老師只需要分別在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教學中適當地插入關于數學應用的教學,就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羅萍萍.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
[2]袁穎.高中生數學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培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14.
[3]周繼英.新課程背景下培養(yǎng)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探討[D].重慶師范大學,20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