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冰冰
摘 要:以大連市第四十四中學藝術生為例,對學生的一般特征、學習起點、學習風格和學習動機等方面進行分析,為藝術班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
關鍵詞:藝術生;學習者分析;思想政治教學
教學設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習者分析。藝術生比其他學生學習文化課的目的性更強,政治課學習的學習起點、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甚至學習風格都有明顯差異。因此,藝術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不能忽視對藝術生自身的分析。
一、一般特征分析
教學設計者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媒體、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和組織方面會受到學習者一般特征分析的影響。
1.年齡
15~19周歲的高中生是本次研究調查的對象。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他們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常較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能力,可以為自己制定必要的學習計劃。而思想政治課學習要求學生有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以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從認知水平角度來說,一般高中生都符合要求。
但藝術生在意志力等因素上明顯落后于文化生。問卷中“能夠按計劃完成作業(yè)嗎?”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有時”“偶爾”和“從來都不”的學生占82.4%,只有18.4%的學生選擇“經(jīng)常”,說明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比較差。同時,藝術生在情感方面表現(xiàn)為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很強,孤獨感與自尊心都較強,非常渴望被尊重和受到關注。
2.個性差異
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個性差異性格的影響。內(nèi)向型學習者通常不善于語言表達,喜歡自主獨立學習,教師應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表達意見和看法,提高學習的自信和熱情。而外向型學習者課堂活躍積極,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但由于過度活躍,有時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教師應用眼神或者其他肢體語言等暗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安靜下來,保證教學有序進行。
二、學習起點分析
作為教師施教的基礎,教學必須建立在對學習者起點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只有了解學生現(xiàn)實的發(fā)展水平,教與學之間的溝通才成為可能。
1.起點知識和技能
很多學生選擇藝術是因為中考分數(shù)較低,認為藝考是上重點大學的捷徑。少部分學生從小學習鋼琴、繪畫等特長,大量的專業(yè)練習勢必擠占文化課學習時間,因而思想政治課成績普遍不高,知識起點較低。針對這個特點,教師應適當降低課時教學的知識目標或制定層級性教學目標。
2.學習態(tài)度分析
問卷不定項選擇“語數(shù)英政史地,你喜歡哪科”結果顯示,只有34.7%的學生喜歡政治課,“喜歡/不喜歡政治課的原因”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政治課學習在生活中的作用持認同態(tài)度?!敖虒W枯燥乏味,缺乏新意”是學生不喜歡政治課的主要原因。51%的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是高考,選擇“掌握更多知識”的學生只有36%,選擇“不知道”的學生有12%,還有1%的學生選擇“看別人學習自己跟著學”。在政治課學習的態(tài)度調查中,問題“你認為怎樣學好政治?”,部分學生回答“考前多背”。我們通過課前預習和每天花在政治課學習的時間兩個項目進行政治課學習努力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少或從不在課前預習的學生高達80%以上,課下政治學習時間幾乎為零。
可見,藝術生對政治課學習的態(tài)度比較冷淡,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改變現(xiàn)在“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多用學生熟悉的事作為教學素材,開展合作學習,在教學設計中適當發(fā)揮藝術生的特長,促使他們提升學習的興趣。另外,學習方法的指導必不可少。
三、學習動機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除小部分藝術生在政治課學習中體驗到獲得新知的喜悅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政治課學習上缺少內(nèi)部動機,真正因為喜歡政治課而學習的學生不足10%,主要原因是對政治課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學習目的性較強;另外,很多人覺得政治課像白開水一樣無趣。這要求教師在政治課教學中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部動機,適當改進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變,善于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
四、學習風格分析
1.認知風格
問卷的前三題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兼具聽覺型和視覺型的復合型認知特點,易于通過文字、圖片與視頻,再配合教師的講解方式來獲得信息,屬于“言語—表象”風格。量表對學習者學習策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具有分析型的特點,同時,多數(shù)藝術生在學習的環(huán)境偏好調查中表示合作的環(huán)境有利于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
2.情感因素
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與學習動機有關的內(nèi)外控制點和焦慮水平。具有內(nèi)部控制點的學習者認為是自身因素造成自己的學習活動及結果,他們通常將成敗歸因于努力和勤奮。具有外部控制點的學習者認為命運、機遇和他人的控制等外部因素會導致自己的成敗。這些不同控制點影響著學生成就動機、對待任務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及完成任務所需的精力等。在教學設計中,分析學習者控制點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及時調整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正確歸因。
焦慮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學生已有能力水平的高低和原有焦慮水平的差異。從焦慮與學習情境壓力的關系看,低焦慮者在壓力大的情境下學習效果比較好。教師應對焦慮水平不同的學習者采取不同壓力水平的教學,調節(jié)學生的動機水平,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社會性因素
在同一個班級內(nèi),學生對個人獨立學習、小組交流學習、競爭的學習氛圍和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等社會性因素的喜好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偏好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策略的選擇。
綜上所述,中學藝術類學生明顯呈現(xiàn)出與文化生不同的學習特征,對他們的分析研究是藝術班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的中心和出發(fā)點,是思想政治教學取得實效的基礎。清楚地了解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可以幫助教師準確設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學習者特點的教學媒體,并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劉飛霞.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學習者分析研究[D].湖北大學,2012.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