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麗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作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旨在調動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更好的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作文教學 ?創(chuàng)新思維 ?培養(yǎng)
作文教學作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思維、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動的個性以及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質的重要任務!在中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呢?
一、觀察力的培養(yǎng)——于平凡熟悉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鮮
觀察力是寫作中最基本的一種能力,就是用眼睛去看,而且是認真仔細的審視,而不是蜻蜓點水似的一瞥。作文的素材都來自生活,可是學生在寫作中卻感覺無材可取,苦思冥想不知該寫什么!這主要是平時對生活缺乏認真觀察所致。
比如讓學生寫一篇“母愛”的文章,這是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題目了,可是學生往往寫不出新意來。于是我讓學生利用周末仔細的觀察,并作了如下的提示:母親見到你時的表情,聽你匯報學校里表現(xiàn)時的言語神態(tài),為你洗衣、做飯、送你出門時的種種表現(xiàn);不妨、把母親以前的照片拿出來與現(xiàn)在做一下比較,體會母親變化背后的東西……結果這次作文出乎意料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孩子對母親總是感情最深的,但若是在文章里反復陳述母愛,直接抒情,還是不足以打動人心的,因為這樣的文章還缺少些血肉。所以,學生們經過一次仔細觀察母親,會發(fā)現(xiàn):原來最熟悉的親人身上有很多東西被自己忽略了!于是,他們重新“讀”一回母親,也重新體會了一次他們習以為常的母愛!那么把這些觀察得來的感受寫出來就使得文章生動了,因為它不再只是一個骨架而是有了豐滿的血肉,變得鮮活起來。
二、想象力的培養(yǎng)——于想象中激發(fā)獨創(chuàng)性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眲?chuàng)造離不開豐富的想象。所謂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根據創(chuàng)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將想象分為再造想象與創(chuàng)造想象。詩人雪萊說:“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無論是再造想象還是創(chuàng)造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寫作中的獨創(chuàng)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多數(shù)學生都具有“從眾心理”。他們習慣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保持一致。他們習慣于把課本和老師講課的內容作為準則,生怕自己的想法、見解同大家發(fā)生矛盾。這種“從眾心理”容易抵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我們要幫助學生打破這種心理狀態(tài),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敢于對課文、以及老師的話提出疑問。十幾歲的孩子的想象力應該是無窮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同一個事物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所以應該盡力把他們的這種潛力挖掘出來。首先就是要給學生提供大膽想象的空間,創(chuàng)設多種想象作文訓練形式。情景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是想象作文最核心的內容,是學生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情景設計可以圍繞課文內容,也可以參考課外,甚至參考其他課程,如體育音樂美術等??傊?,在情景的設計上也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如在學習了《這個世界的音樂》后,讓學生和大自然或者動植物,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看完一幅畫面如《父親》或者聽完一首樂曲如《秋日的思語》之后,寫下自己的獨特感受;讀完一篇故事如《邊城》后,進行合情合理的續(xù)寫或者改寫;還可以將古詩寫成一篇文章,對歷史故事進行新編;也可以讓學生虛構故事,可以是童話,亦可以是小說;更可以對未來進行奇思怪想,因為今天看來奇特的想法,明天就有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凡此種種都有益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彰顯自己個性的作品。其次,是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為處于成長階段青少年都迫切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別是老師的認可。所以,對于他們豐富的想象,甚至于不太合理的想象,都應給予有價值的評定和正確的引導,以滿足他們“自我肯定的需要”,從而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三、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于質樸中見新奇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文章的載體。文章要出新意,所運用的語言也必須個性化?!笆澜缟蠜]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的獨特性上下工夫。
語言創(chuàng)新可以從遣詞的生動新穎、造句的靈活多變、修辭的廣泛應用及富有深意等方面下功夫,使作文的語言于平實質樸中見出新奇。
用詞準確是對寫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用詞準確之外還要考慮到新穎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詞語的靈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規(guī),大膽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這樣就可以把靜態(tài)的事物寫活,把動態(tài)的事物寫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寫得形象動人。比如“重讀母親”,“九民企抱團闖市場”,“花兒醉了”等等就因用詞的選擇而使表達更形象了。
造句的靈活多變常常表現(xiàn)為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語序的選擇等多種形式的不同安排上?!八皇痔嶂窕@,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柱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濒斞赶壬遣捎昧硕ㄕZ后置、結構比較短小的句式,才把祥林嫂的悲慘境遇刻畫的淋漓盡致了!
修辭的廣泛運用可使文章語言富有色彩,能讓讀者產生種種感受,甚至調動想象和聯(lián)想,在心中喚起某種影像或產生共鳴。如比喻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善用排比可以擴大表達的容量,形成磅礴的氣勢。對偶句則可增強文章的詩意美感。此外,好的文章還應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借此展示自己豐富的積累,擴大文章的容量,增強語言美。
要使文句有深意,常常需要對事理進行深入的思考,需要優(yōu)化自己的語言。只要有心追求,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寫出意蘊深刻的語句并不是很難!要多鼓勵他們對自己點滴的思想作記錄,對平時所觀、所讀寫觀后感、讀后感,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大膽寫作的能力,以抓住自己閃光的智慧!
今天是素質教育的時代,也是呼喚個性化文章的時代。我們提倡并努力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中進行獨立的思考、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克服思想、情感、語言的單一化,創(chuàng)造出富有生命的靈動和鮮活色彩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