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攀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校開始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得出學校體育教育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展的媒介同時也是一個橋梁,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fā)展和傳承。同時得出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是學校體育取之不盡的資源;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便于開展,并與現代學校體育形成互補。[1]
關鍵詞:學校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學校教育
一、前言
全世界運動要想發(fā)展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全球性的人民大眾都能接受的運動就需要增進新的和吸收世界各民族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因此民族傳統體育不能消失,從世界體育史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得出全球很多運動項目,最初都由最簡答和最有趣的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起來的,然而我們今天在運動場上很少看到大家在練習民族傳統體育。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應該想到學校中的體育課完全可以彌補這種缺陷,通過學校這一媒介能夠使部分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到快速的發(fā)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fā)展和學校體育教育是相互依存、互動發(fā)展的關系,我們要牢牢的把握住這種關系從而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快速發(fā)展。
二、學校體育中缺少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一)西方現代體育在學校體育中的“霸權主義”無法撼動
從1949年我國建國以來,西方的現代體育在我國學校體育中一直占很高的比重甚至有的學生認為西方體育就是傳統的體育項目,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種顯而易見的思維定勢:提到學校體育大家就會想到體操、田徑、各種球類項目。甚者在學校體育的教學中,體育內容的選擇或者教學條件的參照以及教師所學的技能和知識都在參照西方體育。西方體育在社會和人們心目中不斷的滲透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的發(fā)展面臨這巨大的壓力,并且以西方競技體育“唱主角”的思維定勢在學校體育模式中產生了相當的慣性,以至嚴重束縛、阻礙了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中的發(fā)展。[2]因此拯救民族傳統體育已經迫在眉睫。
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的必要性
(一)學校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的媒介
學校是傳教授業(yè)解惑的地方,同時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媒介,通過在學校教授民族傳統體育能夠使民族傳統體育獲得強大和持續(xù)的生命力。在世界一體化和西方現代體育的強烈的抨擊下,只有快速的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到學校體育教學中,才能使得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得到繼承和發(fā)展,同時在新時代也找到了一個能夠生存的溫床。學校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搭建了一個橋梁具有紐帶的重要作用,也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具有民族文化氣息的環(huán)境,這樣有利于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將民族傳統體育引入學校體育中,對于經濟不發(fā)達的地區(qū)來說,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也節(jié)約了教學設備的投入。
(二)學校教育能夠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科學發(fā)展模式
一個項目的發(fā)展不是盲目的,需要一套系統的管理模式。同樣民族傳統體育也不是隨意的去發(fā)展,它也需要現代體育管理方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更希望能夠吸取現代體育項目優(yōu)勢的管理和組織模式,在現代體育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再注入自己本身獨特的理念,以便能夠在傳播上獲得更大的優(yōu)勢。學校是現代文化的代表產物,所以學校具有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理念。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這樣先進文化的氛圍中勢必能夠實現與現代體育理念的有機的結合。
四、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的優(yōu)勢
(一)民族傳統項目進入學校體育內容的重要性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組織,它使體育從原始狀態(tài)走向了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就比如西方體育能夠在中國快速的傳播究其原因也都是通過學校作為突破口來實現的,西方體育在中國的傳統無非是通過經濟這一優(yōu)勢杠桿在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滲透,同時也是通過學校成就了體操、球類等一些西方體育運動。由此可見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到學校體育中對于發(fā)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民族傳統體育在列入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對學校教育的發(fā)展也存在著廣泛的意義.[3]
(二)民族傳統體育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民族傳統體育富含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其中包含了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中醫(yī)學、宗教學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代文化,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4]。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代表著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這樣有利于學生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民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而且民族傳統項目具有濃厚的當地特色,這樣對于當地旅游的開發(fā)是很大的利用資源,從而還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fā)展。
四、怎樣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到現代體育課中?
(一)增加和發(fā)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要想發(fā)展需要自身的改革,在項目上盡可能多豐富,畢竟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在里面很有民族文化特色。就目前開展的項目來看在學校能夠開設的還是很少,所以應該快速的提煉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具有優(yōu)勢的項目在學校優(yōu)先開展而后通過優(yōu)勢項目帶動其他項目的發(fā)展。如將套路、散手、中國式摔跤和傳統體育養(yǎng)生法作為主干加大課時比例,并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學習射箭、舞龍、舞獅等傳統項目等。[5]同時在課程的設置中需要將民族傳統的理論知識貫穿到技術技能中能夠更好的體現民族傳統體育特色。
(二)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傳道和解惑的主體,所以民族傳統體育的發(fā)展離不開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民族傳統體育引進教學是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要使民族傳統體育能夠不斷延續(xù)下去,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如果體育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了解就不能在其他很好的推動作用,更加談不到帶動學生學習了。所以要加強民族傳統項目教師的隊伍建設,定期的舉辦觀摩課和培訓課,提高體育教師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技術能力,真正起到發(fā)揚和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作用。
(三)改善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
當今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亟待得到改變,民族傳統體育就可以豐富學習體育課程的內容,擴大了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范圍。學生對新鮮實物的好奇心非常的重,所以在學習開始民族傳統體育能夠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也在體育項目上得到了創(chuàng)新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創(chuàng)造了快樂體育的效果。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體育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也只有納入到學校體育教育體系中去,才能使得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弘揚、發(fā)展和更新。[6]學校體育也需要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來豐富二者是相互促進的,最終得到共同發(fā)展。(作者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孫永梅,王全軍.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體育學刊,2012,01:86-89.
[2] 吳兆紅.論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融合[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03:63-65.
[3] 馮奇榮,楊建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體育的探析[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116-119.
[4] 王桂忠.將民族傳統體育列入《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1534-1536.
[5] 曹文娟.對學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fā)展的研究[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2:86.
[6] 孟峰年.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互動發(fā)展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3: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