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
摘 要:我們國家的中等藝術教育擔負著為上一級高等院校輸送人才的重要的任務,然而當下的中專音樂教育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改進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等藝術學校;音樂教育;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德育
在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青少年要全面發(fā)展,國民素質要提高,并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tǒng)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稕Q定》同時提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yǎng),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對于促進學 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藝術教育是美育實現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等藝術學校作為為專業(yè)的藝術高等院校輸送人才的地方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中等藝術學校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決定著中國藝術教育最終的成敗,可以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人作為一直工作在中等藝術學校一線的教師,深感自己肩上的壓力與責任有多大,因此多年的教學工作過程中讓我對中等藝術學校教育的工作既謹慎又倍感驕傲,我希望自己能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升入藝術類的高等院校,為國家的藝術人才輸送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多年的教學一線工作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中等藝術學校教育的標準對于國務院所提出的《決定》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下面就教學中自己的一些切身體會具體談談。
首先,說一下中等藝術學校學生的基本狀況,藝術生的來源首先是從小有藝術特長,家庭藝術教育嚴格,這部分生源通常自身懷著對藝術的喜愛,有志要一生從事自己喜愛的專業(yè),而另一部分生源是九年義務教育學習方面的“失敗者”,他們在考試和知識學習方面飽受挫折,整體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得不到認可、失敗感強,在走文化課高考這條路走不通的情況下改學藝術的,這樣一部分學生通常有著或輕或重的厭學情緒。藝術功底薄弱,有的甚至是零基礎,作為工作在一線教學的教師當然是十分歡迎第一種學生,但是第二種學生也不能放棄,在教學工作中第二種學生自然就成為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在教學工作中我首先本著先教學生做人也就是《決定》中提到的德育入手,糾正思想中的不良因素,積極灌輸古今優(yōu)秀名人名著中提到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正能量,盡量減少負能量,在思想上重新進行再教育,摒棄原來的不良思想因素,用藝術來洗滌學生思想中的不健康一面。針對德育這方面我通常以名人名曲名著入手,選擇學生喜愛的作品,挖掘作者的勵志方面的感人事跡,結合作品慢慢地進行開導與引導,因為音樂作品深入學生的心靈。因此,再進行說服教育時就沒有那么僵硬,一般學生都愿意傾聽,經常課堂上學生會一邊傾聽一邊詢問,深入了學生的心里。通常學生都是先過了思想這關,對待學習有了積極進取并且想要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種進取心后,再慢慢進入枯燥乏味的專業(yè)技能訓練。這種德育教學方法在面對第一種學生時也是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的,第一種學生通常從很小就開始學習藝術,家庭藝術教育很嚴格,有志向通過專業(yè)的學習,將來從事專門的藝術工作,但是多年的乏味的機械的專業(yè)技能練習,使得這些學生多多少少也是很倦怠的,那么通過長期的德育的勵志教育,尤其是拿他們感興趣的作家作品舉例,作為切入點進行德育勵志教育,通常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以上是我們在面對當下藝術教育的現實面前所采取的德育措施,那有時我會思考為什么不能從生源,學校教育措施,學校的藝術活動方面積極入手改變這種現狀呢,我從師生對藝術教育的態(tài)度、中等藝術院校藝術教育狀況、教育管理層的引導力度、校園藝術活動開展情況、學生藝術素質考量狀況等幾個方面進行過考查,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中等藝術學校絕大部分教師認為是教育政策和教學計劃沒有硬性規(guī)定,院校相當缺乏高質量、高水平、能與藝術教育相結合的校園藝術活動,學生也相當缺乏展現自我的機會。即使某些學校組織了某種校園藝術活動,如果組織的目的不是為了促進學生藝術學習,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這種藝術活動也不會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普遍較低。大多數學校開設了一些與藝術相關的課程,但卻給人“走過場”的感覺,在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評價方式、藝術教師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有學者提出中等藝術學校藝術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需要改善。藝術教育的宗旨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礎,改變以往只重視專業(yè)教學而忽視素質教育的觀念,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積極推廣藝術教育,把中專藝術教育真正納入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后勤體系中,在師資、人員、場地、經費等方面給予切實傾斜和扶持,積極獎勵扶持參與學校藝術活動的教師與獎勵和重視,提高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也要重視中專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對中專學校的藝術教育師資給予業(yè)務上的培訓和待遇上的提高。
其次,中專學校藝術教育要有鮮明的價值取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學校藝術教育不同于社會大眾藝術、流行娛樂藝術,應該凸顯育人特質,用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來引領學生,在學生靈魂中植入真善美的基因。學校藝術教育應當著力彰顯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審美取向,摒棄浮躁,遠離功利,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自由崇高的精神狀態(tài),享受審美的愉悅和詩意的快感,那種重技能輕審美功能的藝術教育活動是不可取的。
再次,應認真對待藝術課的教學,提升藝術課程校本教材的內涵,把握住藝術教育這個重要陣地。不搞形式,走過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傳授基本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感悟、解讀和鑒賞的能力,注重引領學生提升審美品位,構建精神家園。如果以上這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與改善,那么我相信我們國家的中等藝術教育之花一定會越開越茂盛,為上一級高等藝術院校輸送的藝術人才也會是優(yōu)秀的人才,我們國家的藝術教育才會走上良性循環(huán)之路,為了我們國家的明天的藝術教育更輝煌,我們每個藝術教育工作者都要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獻計獻策,默默奉獻,從源頭上把握好學生的藝術基礎教育,使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夠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增強法制和法律觀念,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和遠大的理想,為人師表。具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運用能力,基本的音樂技術理論知識和初步的運用技能以及對音樂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樂史知識和了解一定數量優(yōu)秀中外作曲家與作品和風格,并能利用這些知識技能解決好音樂教學中的基本問題。具有良好的聲樂演唱能力、鋼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樂器的演奏方法;能夠在高等和中學等學校組織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熟悉教育法則。了解音樂教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了解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和基本理論,通過學科間的滲透,獲得廣泛的藝術修養(yǎng)。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班級組織管理能力。這樣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就不光是只會唱只會跳的人,我們所培養(yǎng)的是國家音樂教育的接班人,我覺得這樣的人才是國家音樂教育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