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平
摘 要:隨著課改對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革豐富,教學的方式手段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在眾多新型的教學方式手段中,微課教學在教育行業(yè)大放異彩。中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時期的奠基階段,學習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日后學習的效果,本文將針對“微課”教學的相關內容,對其在中小學課堂上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中小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6-00-01
中小學階段,學生基本上還處于知識的積累與記憶階段,傳統(tǒng)教學是統(tǒng)一的章節(jié)式教學,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劣勢不能有效地平衡,而微課教學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基礎上,跟隨時代變化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更加貼近教學實際,以下本文將從微課的概念內涵著手,對微課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展開論述。
一、“微課”的概念內涵講解
教學方式的使用與所處時代對教學的要求息息相關,“微課”是新時期教學方式的升華,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產物,教師在“微課”教學中,以視頻為主要的物質載體來記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講解全過程,并通過網(wǎng)絡的渠道進行傳播。這種以視頻為表現(xiàn)手段的教學方式集中了教學過程中的精華,是一種高質量的視頻授課。利用“微課”教學手段進行授課,主要包括課堂時間的規(guī)劃、講解內容的主次、課外知識的拓展、知識檢測練習和學習的總結反饋等,最大的特點就是“微”,即短小精悍,將實現(xiàn)學習和教學應用作為整個過程的實踐目的。
“微課”的存在不僅為學生更加有效地開展某個知識點的自主學習提供空間和機會,也同時促進了教師教學實踐活動效果的改善。在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點的難易是參差不齊的,對于理解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會很吃力,并且教師如果講解的不透徹,還會影響學生在后期的學習,引入“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就可以借用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進行講解,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水平。
二、微課在中小學課堂應用中的優(yōu)勢
微課的產生建立在教學實踐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上,綜合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出色之處,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教學缺陷加以改進,這種教學方式的變化給傳統(tǒng)教學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從另一個較角度來看,也是教學發(fā)展的一次機遇,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效率化、系統(tǒng)化的轉變,完成教學的新時代轉型。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具體存在哪些優(yōu)勢,以下將展開具體講解。
(一)從教育對象來看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進行課堂授課面對的是大約50人規(guī)模的課堂,整個學校則是將全體中小學生作為教學對象,基本上是一種普及化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中,面對如此多的學生,更多的將精力放置在知識的“傳達”,而不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微課”教學的教育對象則是對相關知識有需求的中小學生,“微課”的“微”體現(xiàn)在教育對象方面就是指教育人數(shù)較少,“微課”教學不是對學生進行普遍化的知識講解,而是根據(jù)學生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有選擇的進行教學。
(二)從教學時間來看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一般每堂課的教學時間為45分鐘,教師在這45分鐘內,將教學內容進行濃縮,基本上對于每個知識點點到即止,考慮的是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如果學生在這45分鐘內對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就需要尋求教師的幫助,鑒于每堂課的課時是45分鐘,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正常學習時間內抽出45分鐘進行不間斷的教學活動明顯是不現(xiàn)實的。在“微課”教學中,教學時間一般在5-8分鐘之間,學習時間短,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利用這5-8分鐘的時間,最大程度的幫助中小學生理解、吸收知識點,即使學生沒有完全理解知識點的內容,但鑒于其教學時間短,學生所受到的時間限制也小,學生可以隨時抽出課間一部分時間再次進行重復式的知識點學習,中小學生的年齡和思維決定了其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重復,而“微課”則為中小學生的這種學習特點提供了便利,同時也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三)從教學內容來看
在中小學階段的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進行課堂授課是以“章節(jié)內容”為基本單位,章節(jié)內容的講解要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限制內講解完成,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安排整個章節(jié)內容中的主次,對于重點內容重點講解,其他內容則大致講解或以課前預習的形式提前交由學生自己進行,來為重點內容的講解節(jié)省時間,但通常情況下,還是呈現(xiàn)一種知識點普遍化的講解模式。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是以單獨的知識點或習題練習為基本單位進行講解,授課時間雖然也隨之縮減,但基本上,在微課教學意義上的一堂課只講解一個知識點或一道習題,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知識點的講解也更較具有針對性,教師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細致的分析,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是打牢基礎的好機會,不僅對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產生重大影響,也推動了學生更高層次學習的效率的提升。
(四)從教學方式來看
中小學生還處于活躍好動的時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其理解接受能力都要高于平常,但對于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其理解接受能力要低于平時。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以黑板文書的形式傳授知識,學生純粹以課本知識為標準,聽從教師的講解,這種單調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乏味,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而在“微課”教學中,教學的方式主要是視頻講授,教師利用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對課堂要進行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通常人對于視頻的感興趣程度要高于對文字的感興趣程度,利用視頻講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提高知識點的學習效率。
當前階段,“微課”教學在中小學課堂中的實際應用還不是很成熟,最為普遍的還是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教學為輔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既保留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減少了教學方式改革的難度,也引進了“微課”教學,發(fā)揮了“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強化了教學的針對性。在未來,“微課”教學必將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3(04)
[2]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yōu)質“微課”資源開發(fā)的區(qū)域實踐與啟示[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2(22)
[3]樊綺.微時代中看“微課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