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
[摘 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大學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學生黨員人數也隨之增加,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提高學生黨建工作水平,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需要引入一種新的管理方式——績效管理。本文先從當前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闡述了績效管理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并就如何將績效管理運用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提出嚴格規(guī)范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推行績效考評結果公開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績效管理;高校黨建;學生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7.071
1 高校黨建引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1.1 目前高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黨建過程重硬指標,輕軟指標,重數量,輕質量。目前從中央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視黨員的發(fā)展工作,有的高校甚至把學生黨員發(fā)展的百分比作為黨建工作的硬性指標來考核學院,尤其是隨著招生數量的不斷擴大,入黨積極分子的增加,有的學校學生黨員達到在校生人數的15%,多數學生黨支部把黨員發(fā)展工作放在首位,批量規(guī)模化發(fā)展黨員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與“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fā)展”的發(fā)展方針相悖,從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開始到成為預備黨員,中間的過程應為兩年,但是很多高校都將時間大為縮短,出現“火箭入黨”的現象。而且在發(fā)展過程中只看有無通過英語、計算機過級與否、有無補考重修、成績排名是否靠前等硬性指標,降低了黨員發(fā)展的綜合素質要求,常常把學習成績好,思想素質表現平平的同學發(fā)展到黨員隊伍中來。
(2)輕視學生黨員后續(xù)教育管理工作。許多高校比較注重前期預備黨員前期的考察培養(yǎng),而忽視了發(fā)展以后的教育工作,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形勢比較單一,缺乏實效性,沒有將學習內容與現實較好地結合起來,調動學生黨員的學習興趣,只注重理論學習,而不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組織生活流于形式,造成支部組織渙散,學生黨員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的現象。
1.2 績效管理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
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訂、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xù)循環(huán)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xù)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而績效管理對高校黨建工作具有監(jiān)督、促進和反饋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防止出現前面提及的各種問題。具體體現在如下兩方面:一是績效管理對學生黨建工作具有監(jiān)督。通過開展績效管理,督促各高校選拔一批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人員作為黨務工作者,強化基層學生支部支委建設,將學生黨員的發(fā)展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作為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來抓,有效地杜絕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發(fā)展模式;二是績效管理對高校學生黨建中黨員的教育具有促進作用。通過定期對各學生支部活動以及學生黨員的表現進行調查、評價,把發(fā)現的問題,例如,組織生活次數較少、形式單一、黨員選拔考察不規(guī)范等問題及時反饋給各支部,并給他們改進的建議,促使在以后的學生黨建工作中注意改進,提高學生黨員管理教育工作的水平。
2 績效管理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運用
2.1 嚴格規(guī)范績效管理的程序
高校黨委要重視績效管理在黨建工作中的運用,并要嚴格遵循一定的步驟作為績效管理的程序。第一,參考學校黨建考核指標和黨建任務提煉、制定符合學生黨建工作實際情況的指標考核項目。第二,學校與各學院(系)根據績效管理指標項目制定《績效管理任期合同書》。第三,各學院(系)在任期內采取措施、開展工作,努力完成《績效管理任期合同書》,中簽訂的任務目標。第四,績效管理任期屆止,由學校對各學院指標項目客觀成績進行匯總,按照完成情況進行評分,排列出順序。第五,學校根據績效考核成績的排名情況將各學院任期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級,獎勵排名靠前的學院(系),批評排名考后的學院(系),責令其整改,并對整改效果進行重點考核。
2.2 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
(1)首先指標要體現針對性,沒有針對性的指標會對黨建工作不會起到有效的作用。要結合當今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特色和實際,選擇相應績效指標,以增強績效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其次是要滿足多樣性的要求,由于學生黨建工作好壞衡量的標準既要體現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性又要體現黨員選拔過程的科學性,以及黨員后續(xù)教育的嚴格性等,這就決定了具體衡量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也不能是簡單的、單一的,而是同樣具有多樣性特征。標準的多樣性還體現在衡量的績效指標上,即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的結合。
(3)指標體系的建立。
指標體系的建立是績效管理在學生黨建工作中運用的關鍵與難點,關系到績效管理的科學合理性,關系到績效管理的可操作性,而學生黨建工作績效評價不能單純依靠幾個定量指標,否則會產生以偏概全的現象,需要與定性指標相結合(例如班級表現評價分為優(yōu)、良、合格三類),主要分類如下表:
2.3 推行績效考評結果公開制度
各高校黨組織要及時將每個階段各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評價指標匯總和公布,一方面讓全體師生了解到學生黨建工作的狀況;另一方面也是對各院學生黨建工作最有效的監(jiān)督,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促使高校各基層黨組織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營造你追我趕的新局面;同時,各種評優(yōu)、評獎活動要與考核指標相掛鉤,對于在績效管理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在績效考核中表現不佳的集體和個人要給予通報,取消其評優(yōu)評獎的資格,幫助其改正錯誤,重點關注他們后續(xù)的表現。
總之,績效管理在學生黨建中的運用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實際運用中需要制定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程序,績效評價指標需要根據當代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特點和實來確定,要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湯媛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王晨.洪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11).
[3]陳勁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思考[J].江漢大學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