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麗
摘要:在高效課堂改革理念的引領下,我校遵循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自主高效課堂的基本概念就是學生必須動起來,在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思想,能夠豐動學習、愿意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重點是識寧寫字、聽說、閱讀、寫活的訓練。小學階段有較重的識字任務,在一、二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許多課時都是圍繞識字展開。為了使識字教學更生動,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將從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方面入手做相應的介紹。
關鍵詞:高效課堂、興趣激發(fā)、多種學習方式、增加識字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在高效課堂改革理念的引領下,我校遵循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由于我所教的是小學二年級,所以對于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只是初步接觸。自主高效課堂的基本概念就是學生必須動起來,在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思想,能夠豐動學習、愿意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重點是識寧寫字、聽說、閱讀、寫活的訓練。小學階段有較重的識字任務,在一、二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許多課時都是圍繞識字展開。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識字教學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而真正的課堂教學時間只有40分鐘,按大綱要求學生要在10到15分鐘內,會認、會識記、會寫十多個生字。為了使識字教學更生動,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誘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盡管高效課堂的座位方式變化了,課堂的模式變化了,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仍然是關鍵,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學生學習的最有力的因素。現代科技的結晶--多媒體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通過教學課件的運用,把枯燥無味的識字變得形象、有趣、新穎了,加以聲音的畫面更容易吸引小孩。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運筆示范,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fā)興趣,易于理解筆畫、結構等特點,便于記憶摹仿。這樣就化難為易,使學生正確識字書寫。這種方法我覺得對于低年級孩子識字學習來說尤為重要。這很適合學生的接受特點,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強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種學習方式,提高識字效果。
兒童的教學方法要求靈活多變,花樣翻新,投其所好,送其所要,他們對于形象鮮明、生動有趣的事物容易記住。識字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喚起對識字的興趣,更好地提高識字效果。
1、自主學習,激發(fā)興趣。
首先通過小組獨學,基本解決了生字的音、形、義,這樣就取代了已往“一味灌”教師為主的教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因此,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①讓孩子聯系生活經驗識記字形。像“晴天”的“晴”字,左邊是“日”字,有的小朋友總會把它寫成“目”字,跟“眼睛”的“睛”搞亂。如若我們在記字形前先引導他們想一想,晴天時天空是怎樣的,然后引述:晴天時,太陽公公總是走出來,你們看,“晴”字的左邊是——“日”字,日也就是——“太陽”。而“眼睛”的“睛”卻跟眼——“目”有關。這樣學生的錯誤率必然會大大減少。許多形聲字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像提手旁的字與手有關,木字旁的字與樹有關等等。在教學時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學生用拆部件、換部件等方法記字形,而且要引導學生積極地與生活經驗聯系,發(fā)揮思維的作用。②編字謎、編故事識字。讓孩子自己根據字形的特點用編字謎,編故事、唱兒歌等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識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正好符合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的理念,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增加了課本以外的內容。③聯系上下文識記字義。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更容易理解字的意思。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字義,會達到更理想的效果。這樣教學,既遵循了“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的原則,學生理解到了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義是不同的,又符合了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學生在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
2、合作交流,取長補短。
在小組獨學生字后,小對子互查,音、形、意不合格的,小對子互教生字,再一次鞏固生字,并培養(yǎng)了能力,然后小組學生還會在全班交流和匯報每個生字的音、形、意,自己是如何理解和記憶這些生字的,如根據字族識字、創(chuàng)編謎語識字、連詞識字等等。這樣,學生可以取其好的識字方法,補充自己的不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不等于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側重點發(fā)生了變化。學生們還能說出和這些字相近的字或同聲的字,教師相機將這些學生擴展的字出示出來,讓學生認識。這樣,學生不僅發(fā)揮了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了很好地體現,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可以較快的通過各種形式來學習本課的漢字,學會運用漢字,還能夠了解到本課以外的很多漢字,識字量大大提高,信息量大大加強。根據課堂及學生個體的需要,促進了每個學生健康發(fā)展。
三、運用多種渠道識字,增加識字數量。
在教學中,我們不應該以本為本,束縛限制他們的能力,要以人為本,要以“上不封頂”的要求鼓勵學生盡可能地擴大識字量、挖掘他們的最大潛力,為日后的大量閱讀做準備。
1、鼓勵在閱讀中識字,多識字以促閱讀。
識字的目的是為了讀書,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又鞏固和擴大了識字量。而且一、二年級的學生需要在閱讀事物中不斷地鞏固、重復所認識的字、理解字義和認識新字。 閱讀和識字是相輔相成的,識字是基礎,識字多了,讀課外書就成為可能;反過來,閱讀又能促進識字,提高識字效率,讀得多了,識字自然就多。這樣在閱讀中識字,既符合了《課程標準》中有關閱讀教學的三個維度目標,使課堂教學更具綜合性,又達到高效課堂發(fā)展的目標。
2、鼓勵在寫作中識字,以促生字的運用。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最主要的檢驗就是看是否會用。如果說識字是一種積蓄,那么寫字就是在傾吐積蓄。高效課堂教學試驗就十分注重學生通過課本知識進行拓展延伸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識字不僅僅達到會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會“用”了,從而為寫作打好基礎。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孩子用詞,不會的主動去查字查這樣,也能達到高效。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識得多,那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啟迪他們的形象思維,運用多種渠道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提高識字效果,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就是要設法打開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說會讀;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求異創(chuàng)新;解放學生的手腳,讓他們樂于接觸大自然、體驗生活。從而達到高效課堂學習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