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玲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廣與新課改的深化,強調了學生綜合性的全面發(fā)展,而音樂作為重要的一方面,也逐漸引起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而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前提與基礎,其在整個音樂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討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就成為小學音樂教師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音樂;多媒體;應用策略;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9-0076-01
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感悟,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感受音樂優(yōu)雅的美感和豐富的情感,從而陶冶情操,促使學生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而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與可能性,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文化的進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也勢在必行。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媒體技術,能夠營造更為生動、具體、形象的課堂氛圍,促使教學活動進行得更加出彩。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教師只是簡單地教唱,學生單純地被灌輸音樂理論或學校歌曲,比較枯燥、乏味,處于被動地位,不易產生學習興趣,甚至會產生厭棄心理。因此,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學逐漸走向簡單化、智能化,而多媒體等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應用,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音樂這項感悟美的聽覺藝術能夠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點燃創(chuàng)新的火花,將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多媒體教學是審美教育發(fā)展與審美愉悅性的需要,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改革,使音樂教學不只停留在簡單會唱的層次,而是通過一首歌曲,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家、作詞家及時代背景等;同時便于教師查閱資料,從而提升自身素質和教學改革能力,最終極大地實現小學音樂課堂的高效性。
二、有效應用多媒體,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
1. 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毙W生的年齡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而有效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產生學習與參與的欲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效果。
例如小孩子都是通過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的,那么小學音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等功能,化靜為動,將教學內容轉換成音、像等相互結合的動態(tài)多媒體教學,在新課一開始就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同時,還能節(jié)省教師上課時間,充分調動課堂氛圍,最終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
2. 歌詞內容、音樂內容的直觀化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經驗不多,識字較少,所以大都只能機械化地背歌詞;而音樂也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藝術,所以某些歌曲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加強歌詞內容、音樂內容的直觀化,從而更方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過新年》這首歌曲的欣賞中,教師就可以講過年的一些習俗如放鞭炮、唱歌跳舞等,利用可視圖片和動畫將抽象的音樂變得具體化、直觀化,并通過多媒體展現于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更快地理解音樂的內容以及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3. 深化美育教育,提高教學效率
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切教學活動也都應圍繞美育而進行。而傳統(tǒng)聽教師唱或聽錄音的教學方式比較蒼白無力,學生很難真正從心靈上達到共鳴。但如果通過多媒體實現視聽結合的教學效果,則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效率與效果。例如《黃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氣勢著稱,為了讓學生從音樂、旋律、形象、色彩等視覺、聽覺方面產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演唱錄像,從而讓學生更加強烈地感受磅礴的氣勢美以及中國人民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美,進而真正從心靈深處感受美的感染與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美、追求美,同時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從而深化音樂教育的宗旨。
4. 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大音樂教學的容量
欣賞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音樂教材中,欣賞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其涉及了歌曲、戲曲、器樂等多方面的內容,而為了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開擴視野,增大教學的容量,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錄像帶或視頻。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教學欣賞中,教師就可以事先查閱資料、搜索不同的版本,如樂隊現場版、天安門實況版、奧運會頒獎版等,選取比較典型的視頻在課上進行播放,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好奇心,最終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國歌;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一些愛國的故事與道理,從而深化音樂欣賞教學,讓學生更深切地感受音樂的情感形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并獲得美好的藝術美感享受。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審美教育需求。其致力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與熱情的激發(fā),變被動為主動,優(yōu)化教學手段,擴充教學容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拓展其思維與想象的空間,從而賦予小學音樂課堂以更為永久的活力,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與質量,真正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孫秋頌.多媒體技術應用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積極作用分析[J].中小學電教,2014(03).
[2]張忠花.巧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