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王婷婷
摘 要:語文作為一種語言應該有其生長的土壤,應該在生活中進行交流使用,但是現(xiàn)在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和社會脫節(jié)、和生活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同時高中語文難度逐漸加大,高中生的學業(yè)也逐漸加重,這就導致了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文,不會學習語文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本文就目前中學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入手并深入探索,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入手推行啟發(fā)式、探究式語文教學教學模式,為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進行積極的探索。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興趣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091-01
一個人的認知規(guī)律是從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我們在上語文課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利用這個認知規(guī)律,先將簡單的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和方法,再呈現(xiàn)較難的知識,讓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chǔ)上去探究更深層次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去獲取知識,在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中去感受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教師引入生活理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把生活作為一本活的書、有用的書來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將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再現(xiàn),通過這種直觀的形式讓學生明白知識的由來和應用知識的方法。語文學習主要是在于學生的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進行積累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保障,所以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脫離語文學習的這個“本源”,一定要立足于我們的生活,立足于我國五千年文化精髓,要注重語文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并依照語文中的語言美、音律美、意蘊美作為教學設(shè)計的基礎(chǔ),在充分了解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chǔ)、學習能力和真正需要之后,盡量幫助和激勵學生從語文課本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的學識。
比如講授《琵琶行》的時候。教師就應該依照《琵琶行》這首詩歌的音律美、語言美來進行教學。比如說,“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輕攏慢撚抹復挑”兩句描繪了琵琶女的技藝嫻熟。因為她訓練有素,雖是信手彈來,也無不合乎節(jié)拍,彈技可謂爐火純青之境。詩人接下來運用了一系列復雜而又連貫、貼切而又優(yōu)美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琵琶聲的美妙,節(jié)奏快慢轉(zhuǎn)換的變化:嘈嘈急雨,切切私語,珠落玉盤,鶯語花底,泉流冰下。最后詩歌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作結(jié),說明了樂曲的動人效果,使人陶醉在琵琶彈奏所造的藝術(shù)氛圍中。對于這首詩,即使教師不進行講解,單純讀起來都有一種朗朗上口之感。
二、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響應新課改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確立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地進行引導,并且教師的這個主導也要因勢利導,要在引導學生的同時讓學生進行認真的思考,并且在進行深入思考的過程之中達到提高自己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這也契合陶行知先生的體驗式教學的理念。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將聽說讀寫的培養(yǎng)有機的貫徹到教學活動中去,多采用一些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搬教材,要積極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比如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欣賞的時候,很多高中生并不喜歡學習文言文,因為大部分學生讀不懂,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我就從學習方法入手,引入了群文閱讀的方法,比如在學習《師說》這篇文言文的時候,我就專門選取了適合高中生的《馬說》、《師說》、《愛蓮說》這三篇文體相同的文言文。首先利用故事來簡單介紹了這三篇文章的時代背景,然后介紹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最后讓學生對這三篇文章展開“群文閱讀”,讓他們通過閱讀這三篇文章來了解文言文的學習方式。并且在該課的一開始,可以設(shè)計一個學習任務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了不同的要求,對那些成績稍差的同學,要求他們通過學習,能夠熟讀這三篇文章;而對于那些成績較好的同學,我則在任務單中要求他們把握三篇文章的思想。
三、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幽默的談吐,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施語文教學的時候,如果教師的語言蒼白無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會很大,課堂效率會非常的低下,而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他們的學習效率會成倍的提高,因為情緒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非常重要,我們經(jīng)常說:苦學之不若樂學之,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樂學、好學的情緒呢?如何才能改變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錯誤認識,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呢?教師淵博的知識和風趣的談吐是非常關(guān)鍵的因素,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諸如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qū)δ切┖窈竦拇蟛款^的史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繁雜的歷史年代和繁冗的歷史事件,學生更是缺乏興趣,對于紀連海所講的歷史,學生就喜歡聽。因此在上課的時候,高中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離不開教師淵博的知識和幽默的談吐,這兩點是讓高中生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的關(guān)鍵因素。
比如在講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紅樓夢》寫得好,還有那么多的紅學專家在專門研究《紅樓夢》,可是有的高中生就不這么認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對《紅樓夢》之類的大部頭書籍不感興趣。為此在上課之初,我專門搜集了一些資料,認真整理加工后,嘗試用說評書的方式,給學生講了一遍《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jié),對于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典型人物性格都做了區(qū)分,學生對于這種新穎的上課方式感到新鮮,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聽完了這一課,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都不錯。
總之,在新課標教學的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學需要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任何影響到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自主學習及吸收課堂內(nèi)容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課堂教改之后,均需要被直接規(guī)避或者避免。語文教學應該回歸自然,回歸生活,我們要確立學生的課堂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從學生的視覺、思維方式、認識度等角度入手,擺脫成人的想法,與學生一起從生活和課堂之間的契合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陳文川.新課改背景下海南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4.
[2] 周曉琴.高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 李朝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