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青年學生承擔著我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重要使命,研究他們的跨文化交際狀況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內涵的理解,基于學生需求,分析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系和影響。
關鍵詞:學生需求 體育教學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4-0204-01
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不再是簡簡單單的灌輸知識的機械手段或工具,而應該是上升到更高層面的對人本身的素質的追求。時代已經不允許這樣的教育弊端繼續(xù)蔓延,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手段應該徹底改變,以適應基于學生需求的心理思想要求,實現(xiàn)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心理轉向。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學生在體育素養(yǎng)訓練中積累出來的對體育的體育的駕馭和判斷能力。
1 關于基于學生需求分析的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內涵理解
所謂體育跨文化交際現(xiàn)象,就是指在體育的學習中,思維的轉變過程對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當前,體育教學課時一般都壓縮到很短,要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完成相關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任務,就必須對學校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革和完善??缥幕浑H能力是學生在體育素養(yǎng)訓練中積累出來的對體育的體育的駕馭和判斷能力。要把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內化為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思維的提升,這既可以強化跨文化背景下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可以提升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踐能力。
2 基于學生需求背景下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面臨的問題
2.1體育教學中形式主義問題較為嚴重
目前,經過對部分青年學生的訪談和數(shù)據(jù)調查表明,體育教學課堂形式主義特別明顯。學生都是抱著學期結束時教師勾畫重點的心態(tài)應付考試,能否順利及格,獲得學分是他們關心的主要問題。對于學生來講,這樣的行為的確需要其檢討與反思,然而作為教師——學生的引領者同樣也需要思考。很多學校類似的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課都是集體授課,教師根本沒有認真、透徹的備課;對于作業(yè)的要求能低則低,學生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借助網絡謄抄而已,沒有真正的屬于自己的思想主張等等現(xiàn)象,其實都是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形式主義的突出表現(xiàn)。
2.2體育教學中實施個性化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不夠
受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觀念的影響,課堂上教師的講授更多,形式上表現(xiàn)為“填鴨式教學”。而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甚至有些根本沒有接受,教師則做了無用功。在青年群體中,青年學生代表著最有朝氣、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有為青年一代,努力通過相應的激勵機制激發(fā)。及時從受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者身上反饋到他們的接受知識和領悟思想的程度,并以此而調整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者的教育方式和內容。其間,個別學生的差異性思維是特別需要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者關注的,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不應是死板的傳遞,更不是扼殺每個學生的場所。
2.3堅持科學施教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夠
體育教學到底是什么樣的教育,需要什么樣的目標對象,怎樣有效的實現(xiàn),是我們最應該關心和研究的基本問題。當前,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中,一個小型班級容量一般是在三十到六十之間,教師面對的是不同的多樣的每個學生個體,因此無法適應和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也許這樣的教學方法適合他而不適合她,對于教師來說只能盡力滿足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
3 基于學生需求角度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工作體系的構建策略
3.1緊扣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體育教學的影響進行目標和定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學生體育素養(yǎng)在國家經濟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高。當前,跨文化交際能力所提倡的“尊重學生、以生為本”的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為做人而體育”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理念引入到體育教學教學,不僅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鎮(zhèn),加強學生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其職責所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理念就是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真實感情達到學習目的。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跨文化交際能力理念要幫助學生解決“學什么、如何學”的問題,這些實踐為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fā)展也開辟了通道,為促進學習者對體育的理解,提升學生體育素養(yǎng)提供了平臺。
3.2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體育思維培養(yǎng)的個性化
跨文化交際思維注重的對新、對特、對有興趣點的事情的關注??缥幕浑H思維的建立對于體育學習者會起到激發(fā)和促進作用,一是讓體育教學的效果更佳突出;二是跨文化交際思維的方式會在學生學習的鍛煉中逐步轉換為對體育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這不僅是體育教育的規(guī)律,也是人們掌握體育知識和運用體育的技巧所在。在學生體育思維的培養(yǎng)和鍛煉過程中,要注重對教材的個性化,要注重學生不同的個體的差異性,要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鼓勵他們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跨文化交際思維的轉化。
3.3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搞好師生之間的互動
大要積極發(fā)揮學生自身能動性,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多樣的方式,通過他們積極的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逐步提升他們的能力。怎么樣讓學生在體育教學課程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實現(xiàn)快速的角色轉變,產生興趣,對于教師來說,需要特別關注,也需要大量的時間組織好相關的體育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的準備工作,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對什么樣的知識感興趣。
參考文獻:
[1]崔紀芬,周生靈.體育課教學方法改革新探[J].遼寧體育科技,2002(06).
[2]張懇,胡永南,向京.試論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分類及其運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02).
[3]王學增,吳衍忠.論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
[4]楊青.論如何科學地選擇和運用體育教學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7(04).
[5]張磊.選擇體育教學方法的實用路徑[J].湖北體育科技,2008(06).
作者簡介:劉波,男,1982年出生,漢族,籍貫:成都龍泉,學歷:本科,職稱:小學一級體育教師。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