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的改革方向主要是以開放式的體育教學為主,這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在長時間的發(fā)展和反思中的結果。一些西方國家的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開始的比較早,發(fā)展的時間長,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收獲了不錯的成績。他們?yōu)槲覈軌蚋玫耐菩懈咝i_放式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模板示范和借鑒作用。本文結合筆者的長期實踐和思考,從我國高校的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大環(huán)境入手,分析我國高校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闡述說明開放式的體育教學所帶來的優(yōu)勢,最終提出一些自己對于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
我國的高校體育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高校體育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確立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教學理念,將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擴展到課堂中來,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課堂互動性大大增強,營造了活潑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高校的體育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里面重要的一部分,體育能夠讓學生強身健體、增強體魄、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學會勇敢、團結、積極向上的正面力量。在一項權威的體育調查報告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是同時他們卻不喜歡體育課程。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學生們喜歡通過其他的方式進行與體育相關的活動,但是高校的體育課程對他們來說并沒有這么大的吸引力。
一、高校體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重視學生發(fā)展共性、忽視個性
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的大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龐大的數(shù)據(jù)在客觀上已經(jīng)為體育教學追求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造成了影響。教師因為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做到面面俱到,十分了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提高了大學生們的運動能力、學習素養(yǎng)、心理素質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性,而傳統(tǒng)體育教學太過于重視學生們的共性,而忽視了差異性的存在。
(二)壓抑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有所限制。過去的體育教學方式主要是由教師來進行動作的講解與示范,用固定的模式來向學生傳輸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重點之主要是基礎知識、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們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讓他們感覺到枯燥無味,從而對體育課程喪失了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煩。
(三)體育教學評價缺乏科學性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評價中,一般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我國的體育教學評價中,考驗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們的體育項目是否達標,達標者就會得到高評價,不達標者則評價比較低,嚴重忽略了學生們的客觀實際情況。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有所不同,有的先天條件較好的學生,能夠輕松的完成體育項目;有些已經(jīng)很用功的聯(lián)系體育課程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差,最終沒有得到理想的體育成績。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差異性,但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模式并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
二、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的長處
(一)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更加體現(xiàn)出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開放式體育教學,實現(xiàn)了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重視學生們創(chuàng)新能力和改革精神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心里素質發(fā)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
(二)更加強調學生們的個性化發(fā)展
尊重學生們的個性發(fā)展,是培養(yǎng)每個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開放式體育教學更加強調對于學生們個性化的培養(yǎng)。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手段以及相應的組織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輕松且能夠真正的學習到知識。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中,被廣泛引用到的教學模式有異步教學法、個別教學法以及合作教學法。
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相應的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從傳統(tǒng)的教學框架中走出來,擺脫了陳舊的教學理念的束縛,結合實際發(fā)展處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活躍了體育教學的氣氛,提高了教學效率,加快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進程。
三、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方式
(一)開放式的學習空間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班級年齡為限制,讓學生們進行體育學習。而創(chuàng)建開放式的學習空間,就是打破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不同年齡不同班級不同性別的學生們展開競爭合作。開放式的學習空間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們認識更多的人脈獲得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意識,為學生們進行個性化和多元化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開放式的學習空間的構建,還能有效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減少雙方的摩擦和沖突,增加雙方對于彼此的信任能力,能夠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開放式的教學理念
正確的觀念的能夠對實踐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它能夠促進實踐的順利開展。在進行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中,一定要充分重視教師與學生的開放式教學理念。教師方面,要建立起開放式的體育教學理念,教師要不斷的更新和充實自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學會與時俱進,融入到學生中來,活躍課堂氣氛,與學生更好的進行互動。學生當面,要尊重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進行自身的個性化發(fā)展,在開放式的體育教學中,不斷的充實與學習。民主的環(huán)境與分文調動學生思想積極性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開放式的教學時間管理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根據(jù)時間來制定相關的體育教學活動,而改革之后的教學模式則是根據(jù)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來進行時間的安排。這種轉變充分考慮的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開放式的時間安排,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當然,前提是要保證國家規(guī)定的體育課程的時長。開放式的時間安排,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運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了解到自身的需求,鍛煉了學生的自控能力的培,增加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建軍.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
[2]姜同仁,馬向文.集約化高校園區(qū)體育教育資源與開放式教學模式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3).
[3]武東海,尚瑞花.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實踐研究——兼論中山大學的實踐效果[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3).
[4]常青.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開放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33(3).
[5]常青.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開放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33(3).
[6]王勇.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開放式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