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巾花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指出,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實踐、體驗、認知的過程中主動思索和積極探究,幫助學生開闊知識視野和豐富認知思維。本文結(jié)合目前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從營造濃厚寬松的氛圍入手,合理整合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活生生的英語情境,開展小組競賽,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樂說。
【關(guān)鍵詞】營造氛圍;整合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
作為一名從事農(nóng)村初中的英語老師來說,教學中遇到的一個大難題就是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感知和認識不清楚,隨著年級的升高,到了初二、初三英語教材難度加大,很多學生便望而生畏。
一、營造濃厚寬松的氛圍,引發(fā)興趣
1.營造濃厚的外部氛圍
學習英語需要好的語言氛圍,我們教師可以努力創(chuàng)造各種英語環(huán)境,讓學生輕松學英語。如布置教室環(huán)境要合理。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對教室進行合理的布置,營造濃厚的生活化的英語氛圍。如在教譯林版初中英語7A Unit 5 Lets celebrate!中的各種 Festivals時,我們可以把與節(jié)日有關(guān)的裝飾品擺放在教室的周圍。萬圣節(jié)時,裝飾些巫婆、南瓜等來營造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圣誕節(jié)那天,在教室里裝飾些彩燈、彩帶、氣球以及圣誕樹,課堂氣氛會空前活躍,并附帶地講些圣誕節(jié)的由來,從而增加學生的西方文化知識。又如在教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可以把一些食物的圖片hamburger,cabbage,juice,beef,pork,chicken,potato,tomato,mango等貼在教室的四周,讓學生來判斷哪些是不健康的食物,哪些是健康的,從而注意合理膳食。這樣的活動既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
2.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
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實驗證明,教師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待而表現(xiàn)出更多的關(guān)心、親近,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上,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不同的激勵性語言。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教師可多說“A clever/smart boy!” ,“A good/nice girl!”,“You are wonderful/great!”,“Excellent!”,“Well done!”等 。當學生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我們除了面帶微笑等待,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外,可多說“Never mind. I think you can do it”, “Do your best!”等,不要簡單地使用“Sit down”。當遇到內(nèi)向、害羞的孩子,可多說“Come on,my boy/girl! Dont be shy”。當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教師要避免使用否定的評價語言。如“You are wrong!”“Its not correct/right. ”“You are not right!”“ You are foolish/stupid!”等易挫傷學生自尊心的評價語,而是要鼓勵他們,保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 整合豐富多樣的教材,鏈接興趣
我們所用的教材只是個例子,因此我們不能把教材當成“圣旨”來奉行。如果教師只顧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顧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和年齡特征,肯定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結(jié)合實際教學需要,對教材內(nèi)容、編排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靈活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學效果有效,學生學得有趣。如在教譯林版英語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現(xiàn)在完成時的用法時,筆者把Unit1和 Unit2 的Grammar相關(guān)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上課時我故意把8B英語書忘在辦公室,讓英語課代表幫忙去拿書。然后向同學們提問:“Where is TangJia yang?” 同學們都知道她剛剛?cè)チ宿k公室還沒回來。所以很自然的引出 S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She has just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田佳艷同學回來了,水到渠成,引出了S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office .以及 She went to the teachers office just now .She has already come back. 就這樣用真實的生活情境,把兩個單元的Grammar巧妙地整合起來,注重系統(tǒng)性地講解語法要點,讓同學們輕松地掌握了抽象的語法知識點has been to /has gone to和just/ just now的區(qū)別。
三、利用身邊的人和事,激發(fā)興趣
英語是一種語言,脫離了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shù)乇磉_。因此,英語教學中,必須從情境出發(f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發(fā)求知欲。例如:在學習8B Unit2 Travelling Main task時,我利用班上學生陳佳欣去南通旅游的經(jīng)歷,設置了一個采訪的情境,發(fā)動學生對她的經(jīng)歷進行采訪,下面摘錄一段采訪活動時的對話內(nèi)容:
T : I heard Chen Jiaxin went to Nantong last weekend.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er trip ?
S: Yes .(同學們齊聲說)
T: 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 Chen Jiaxin . You can interview her.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prepare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Chen Jiaxins Trip ” with their information. Lets start .
S1 : Chen Jiaxin ,how was the weather on that day?
C : Sunny but a little windy.
S2 : What did you take with you ?
C : A beautiful bag and some money.
S3 : What places did you go to ?
C : Haohe River, the Wolf Hill , Wenfeng shopping mall….
…
四、利用直觀的肢體語言,體驗樂趣
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只要有可能,就讓學生通過做而學,即“做中學”。肢體語言的直觀性和表演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如:筆者在教9A Unit 7 Films Welcome to the Unit A部分內(nèi)容時,本部分是有關(guān)電影拍攝的術(shù)語學習,一味地給學生講這些術(shù)語,比較乏味,學生也不能一下子理解電影拍攝的術(shù)語。
五、開展小組競賽,產(chǎn)生興趣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如:筆者在教譯林版英語8B Unit 3 Online tours 閱讀的第一課時,在Post-task 中設計了根據(jù)所給關(guān)鍵詞的提示,完成復述課文的任務。同時給全班9個小組做了這樣的分工。Reading課文共有6節(jié),第1-3組復述1-2節(jié),第4-6組復述3-4節(jié),第7-9組復述5-6節(jié)。每個小組的4名成員合作完成相應段落的復述。這樣9個組進行PK,任務完成了好的組可以得到相應的加分。那些口語流利的學生,可以糾正口語較差的學生的錯誤。隨著比賽的進行,組員與組員之間的合作關(guān)系不斷得到加強,既激活了課堂氣氛,又升華了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去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不但積極動起來,而且在動中有更多收獲,高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第3版)
[2]朱永明.初中英語課堂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J].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2(08)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