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梅
【關鍵詞】 農村學生;英語學習;自卑心理;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5—0089—01
一、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
農村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造成心里自卑的因素可歸納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教師因素。
1.學生因素。首先是自信心不足,內心敏感。多數(shù)學生的小學英語基礎很差、底子薄,跟不上學習進度,因此在英語學習上情緒低落,不敢主動回答問題。這種心理導致了這些學生懷疑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有了疑難問題又不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其結果進一步加重了自卑心理,因而使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嚴重不足,甚至到最后自暴自棄。其次是學習興趣和熱情缺乏長久性。
2. 家庭因素。家長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及心理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農村,很多家長對待英語學習的觀點都是滯后甚至是忽視的。多數(shù)家長十分重視子女的數(shù)理化或語文成績,對英語成績的好壞缺乏關心。農村學生一開始就在這樣的理念下學習英語,并以這種態(tài)度對待每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學不好也就不足為怪了。
3. 教師因素。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在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是人生道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并對其進行有差別的對待與關注,這也是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對學生缺少足夠的了解和尊重;二是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鼓勵和表揚;三是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新意。
二、克服中學生英語學習中自卑心理的對策
由以上分析可了解到,農村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生自卑心理主要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與教師因素。因此,要在英語學習中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更需要家長與學生自己的全力配合。
首先,學生要樹立自信心,打消怕被人笑話的想法。英語底子薄、基礎差并不可怕,一開始便制定出英語學習計劃,每天進行至少半個小時的英語晨讀,遇到沒有把握的單詞或短語時下邊畫個線,然后問老師或班上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英語學習成績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大幅度提升,要善于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要制定一套英語學習計劃、短期目標以及長遠目標,從一天多掌握一個單詞開始,到一次考試成績多1分,這樣就可以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學習英語就簡單容易起來了。
其次,家長要改變對英語學習認識上的誤區(qū),重視子女的英語成績,適時幫助鼓勵,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并努力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與學習環(huán)境。
再次,教師要建立“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師生間積極情感的土壤,有助于減輕學生內心對學習的緊張感和焦慮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真誠地關注、了解學生,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這種感情的基點在于教師對學生毫無偏見的愛心。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適度的評價,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推動力。要盡力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 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主能動地學習英語。教師的適時表揚和鼓勵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能夠幫其樹立自信心。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適當?shù)难哉Z激勵,尤其是對那些缺乏自信心、心理自卑的學生, 更應當經常予以鼓勵, 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長處, 看到進步與優(yōu)點, 以增強其自信心。
最后,開展好英語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既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言學習實踐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充分利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作用,開展諸如學唱英文歌曲、英語演講比賽、自編自演英語課本劇等活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英語交際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教師必須輕松自如、興趣盎然,并表現(xiàn)出足夠的耐心。
總之,自卑心理是人的一大性格弱點, 它來源于對自己不正確的認識和估計, 過分地看重自己的不足和短處, 因而產生自慚形穢之感,主要特點是自卑、缺乏自信,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遇難而退。如有的學生在學習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努力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便覺得自己天資不如別人,甚至自暴自棄,結果導致學習行為退縮,學習效率降低,以至引起惡性循環(huán)。因此,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并幫助學生積極克服。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