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嫻
摘 要:隨著國際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世界文化的不斷融合,我國的幼兒教育也受到世界各國文化的影響。文章介紹了幼兒園在國際理解教育教學中采取的一些措施:營造國際理解教育的氛圍;在活動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根據幼兒興趣有選擇性地設置國際理解教育課程;不斷總結經驗、追求進步,等等。
關鍵詞:國際文化;國際文化理解教育;幼兒園教育;幼兒禮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4-0068-01
在幼兒教育中,及早對幼兒進行國際理解教育,讓幼兒了解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tǒng)及文化知識,可以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讓幼兒及早學會尊重、接納不同國家的禮儀,感受各國文化禮儀的魅力,及早接觸世界文化。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國際理解教育課程,促進幼兒的禮儀發(fā)展,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論述。
一、營造國際理解教育的氛圍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重要的,尤其是幼兒,環(huán)境對幼兒的心理、認知的影響更是潤物無聲的。因此,幼兒教育要充分利用環(huán)境對幼兒的熏陶作用,通過對幼兒園外部設施以及教室內環(huán)境的布置,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國際理解教育的熏陶和感染,讓幼兒的多種感官感受到世界各國的不同禮儀,較早地接受各國的禮儀教育。比如,把各國友人見面時的禮節(jié)制成圖片,懸掛在教室外的長廊上,學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日久天長,這些禮節(jié)就會在幼兒腦中形成烙印,從而對幼兒的行為有了良性的影響,讓幼兒自幼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好習慣。還可以在每天晨操時播放不同國家的兒歌,或根據節(jié)奏編排學生喜歡的舞蹈,幫助他們識別和記憶這些國家的風俗習慣。
二、在活動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
活動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之一,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因素,刺激幼兒多種感官,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盡情地展示自己,讓幼兒充分享受學習、認知帶來的無窮樂趣,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幼兒特別喜歡“過家家”,老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在活動中滲透各國的問候禮儀和就餐禮儀,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異國文化。同時,老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向幼兒滲透各國的節(jié)日、禮儀知識。例如,我國端午節(jié)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那么國外有哪些國家過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并舉行哪些活動來慶祝?通過比較,學生對各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三、選擇性地設置國際理解教育內容課程
幼兒的年齡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夸美紐斯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所以,在設置國際理解教育內容課程時,要全面考慮兒童的興趣,選擇那些能多方位刺激兒童感官、兒童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比如嬰小班的幼兒對活動的畫面和悅耳的聲音感興趣,因此,可以把各國的習俗、舞蹈、建筑、景點等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播放給孩子,強化他們對各國文化習俗的認知。還可以播放各國的兒歌,伴隨著音樂節(jié)奏,和孩子們一起載歌載舞,在愉悅的氛圍中讓幼兒感受到異國風情。
中高班幼兒對事物的認知程度較高,可以讓他們了解各國的國旗文化、標志性建筑、童話故事、著名作家等。根據特點,把各國的文化習俗、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分成不同類型,將其制成精美的圖片,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并定時舉行識記比賽,從而鞏固學生的認知成果。
很多學生對世界各國的國旗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以比賽的方式將國旗文化定為授課內容,向幼兒講解不同國家制作國旗的故事,通過國旗來認知這個國家的文化,進而更多地了解其傳統(tǒng)禮儀、風土人情、民族文化等。
四、利用文化差異,強化國際理解教育
各國傳統(tǒng)文化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各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國際禮儀教育。例如,哪些國家過春節(jié),各國的國慶日分別是什么時間,在某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人們會穿什么樣的服飾,采用什么樣的慶祝方式,中國的春節(jié)和國外的圣誕節(jié)有什么區(qū)別。老師可以通過現(xiàn)場模擬的方式,讓學生扮演角色,以幼兒較為熟悉的美食、服飾、音樂、舞蹈為主要內容,讓幼兒親自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的獨特氣息。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節(jié)慶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中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五、善于總結經驗,不斷追求進步
幼兒園中進行國際理解教育是一種新生事物,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及時總結經驗,把日常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活動視頻及教師制作的教學掛圖,及時儲備起來,以便下次利用。同時,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和改進,使其更符合兒童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教師要把課堂中一些好的做法記錄下來,在教研活動中和其他教師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共同探討更好的教學方式。若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供大家共同學習和提高,則更為理想。
總之,幼兒園國際文化理解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方式,還需不斷改進和完善。隨著我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這種教育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我們要在原有教育實踐基礎上,將國際理解教育的內容更加細化,使教育方式更靈活,使教學活動更豐富。
參考文獻:
[1]王世光,邱德芹.社會科學教科書中的異域文化——以國際理解教育為視角的考察[J].教育學報,2010(05).
[2]謝淑梅,熊梅.國際理解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J].教育科學研究,2013(01).
[3]趙中建.全球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國際教育大會60年建議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