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賦
摘 要:在生物教學體系當中,實驗教學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實驗教學當中的實踐過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并將其轉化為自有知識儲備,既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又能夠推動他們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室;開放;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7-0096-01
一、實驗室開放的必要性
(1)生物學科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生物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其發(fā)展史充滿了前人發(fā)現(xiàn)與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實驗對生物學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光合作用具體過程的發(fā)現(xià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通過實驗,人們發(fā)現(xiàn)了光合作用的反應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當中的氧。光合作用的產物是糖類等有機物。再如,必修二的“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課中,科學家通過實驗方法的改進,最終證明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少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為RNA。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歷史告訴我們生物的發(fā)展史即為實驗探究的進步史。
(2)更新實驗理念,樹立開放意識。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與經驗世界對話中建構起來的。細觀當前生物實驗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中普遍存在“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認識,由于教學課時的緊缺導致學生實驗變成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變成不做實驗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因此,實驗教學與理論學習應同步并重、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將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實驗室的開放不僅是實驗室場所的開放,還要有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學習方法的開放,當然更重要的是觀念意識上的開放。把實驗時間、實驗設備、實驗資料等,向學生有目的地開放,學生不拘泥于課堂實驗時空限制,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實驗室做自己喜愛的實驗、教師的演示實驗、課堂內失敗的實驗、自主設計的探究實驗,甚至可將儀器借出校園進行家庭實驗。實驗室課程資源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能啟發(fā)學生心智,提升其求知創(chuàng)新能力,讓其擁有更多的自我發(fā)揮空間。
(3)日常教學的補充。從調查情況來看,目前實驗室存在著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雖然實驗室中的儀器設備能很好地應付日常教學活動的需要,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如課時不足、多媒體可以完整呈現(xiàn)整個實驗過程等,教師們多數(shù)情況下會選擇以理論講解配合多媒體輔助的方式進行實驗內容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課堂容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方式恰恰是學生遺忘率最高的學習方式。作為對課堂所學知識、技能鞏固及提高的一種手段,我認為應當在適度監(jiān)督和指導的情況下開放實驗室。
(4)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絕大多數(shù)的差生是聰明的“笨孩子”,他們在學習上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跟上大部隊。曾經這一部分學生讓我費勁心機,采用多種辦法均未取得較好成效。一次課后,當我所任教班級的小J同學到辦公室問我是否可以使用實驗室的顯微鏡觀察他感興趣的液體時,看著他放光的雙眼,我知道我一直在尋找的方法有答案了。通過實驗室的開放,學生在自主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的同時,對生物探究性實驗的要點、注意事項等內容的理解及應用也會有質的飛躍。
(5)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福建省自主命題的高考卷來看,實驗能力、圖形圖表分析能力的考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實驗室開放,可以使學生熟悉實驗設計流程,知道實驗結果如何處理、如何分析等,有利于提高學生在高考中對相應類型題的解題能力。
二、關于實驗室開放的若干建議
(1)健全實驗室管理。隨著實驗室的開放,傳統(tǒng)實驗室管理規(guī)章上的不足也會逐漸地顯現(xiàn)出來。因此,在實驗室使用審批,實驗器材及藥品的借出、借入等要有嚴格的登記制度。(2)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實驗室的開放不是盲目,而是有目的性的。學生要先向任教教師提出申請,在申請中說明實驗的背景、目的及提供可行性報告。然后經任教老師同意后,學生進一步提交實驗的設計方案:包括目的、原理、材料用具、具體操作步驟、預期實驗結果等。對所需的儀器設備,學生還應通過資料查找等多種方式提供詳細的操作方法。(3)教師做適度地指導。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實驗研究,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教師要做適時的引導,不應做“甩手掌柜”,不聞不問。教師在實驗中進行有效指導,能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4)實驗時間的安排。實驗室開放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應在任課教師及實驗室教師互相配合的情況下開展。教師可充分利用下午放學后5點到6點或者是周日時間進行開展。(5)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實驗室的開放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操作上來看,對于學生生物學素養(yǎng)及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是顯著的,對于教師成長、教學促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實驗室的開放必然意味著教師工作量的增加,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用于激勵教師。另外,開放實驗室耗時長見效緩慢,所需設備的管理消耗、經費保障等問題也是此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對我們學校領導及教師的一個考驗。
三、結束語
開放實驗室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形式多樣的實驗不僅能改變學生由“被動式實驗”為“主動探索式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的各種研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小芳.生物開放實驗室建設與管理[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S1).
[2]王志偉,張?zhí)锩?構建多層次、模塊化、開放式的實驗教學體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