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薈麗
摘 要:快樂教學法,是以學生興趣為基礎,通過教師有效調控激起學生樂學的教學方法??鞓方虒W法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快樂教學;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7-0088-01
快樂教學法是在教學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合作意識等有重要作用??鞓方虒W法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一、快樂教學法的意義
快樂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學為輔、以教為主,而快樂教學法主要是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學生的興趣作為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的依據(jù),課時要求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靈活且多變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取知識,通過主動學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被動式的教學轉化為主動式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二、初中數(shù)學快樂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1. 小組協(xié)作,進行快樂教學
現(xiàn)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關注其學習積極性,并轉變教學方式以帶動其積極性,展開愉快教學。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令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在小組協(xié)作的過程中注意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在進行蘇教版的七年級上冊“線段、射線、直線”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提問學生有什么模糊不理解的地方并進行解說,接著讓學生自由選擇組成學習小組并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中確認是否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明白了線段、射線、直線的概念,讓明白了的成員向未明白的成員解釋,在小組討論后由教師提問。在每個小組中選擇三位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闡述什么是線段、射線、直線,并假設每一個學生是一個點,如何來表現(xiàn)線段、射線和直線,三個點的使用由學生自己討論決定。以協(xié)作的方式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將線段、射線、直線的概念銘記于心,并以演示的方法,讓學生形象地體會三者之間的區(qū)別。演示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適當?shù)攸c評和總結,并對表現(xiàn)最好最突出的小組加以表揚和獎勵,再以相關的圖片、幻燈片等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線段、射線、直線有哪些,并鼓勵學生舉例,強化記憶。
2. 聯(lián)系生活,進行快樂教學
教師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教學時,應結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聯(lián)系生活,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出發(fā)點,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課堂教學輕松愉快,從而使學生樂于參與數(shù)學學習。如在七年級下冊“統(tǒng)計圖的選用”一課中,教師在講解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后,即可向學生提問班上有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若要做統(tǒng)計圖應該選擇哪一種,并讓學生簡要介紹自己選擇這一種統(tǒng)計圖的理由是什么,再進行簡單地點評。隨后教師可提問幾位學生想在班上調查什么樣的問題,是調查同學們所喜歡的明星,還是調查同學們本學期的秋游活動想要去哪里,或者調查同學們最喜歡的老師是哪一位等,讓課堂氛圍輕松愉快。由學生提出調查內容,并進行統(tǒng)計,再由學生決定應該選用哪一種統(tǒng)計圖,教師再對學生的選擇進行總結和點評。此外,教師還可選擇一些有趣的或有深意的統(tǒng)計圖,向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的社會現(xiàn)象,并簡要點出統(tǒng)計圖選擇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教師再對各類統(tǒng)計圖的特點進行總結,向學生簡要說明選擇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的要點,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 師生互動,進行快樂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這樣教師與學生能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并使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如在七年級上冊“展開與折疊”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將一個正方體紙盒向學生展示,并提問學生假設一只螞蟻和米粒分別在相距最遠的兩個頂點處,螞蟻要吃米粒,怎么走才是最短距離,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并加入學生的討論之中,對學生的方法提出疑問并加以引導。在學生思考后先將問題的答案擱置,提問學生若把正方體沿著一些棱線剪開,能將正方體展開成一個怎么樣的平面圖形,并提供幾個圖形讓學生進行選擇,由教師將其中錯誤的圖形折疊演示出來,向學生展示這些圖形并不能組成正方體。隨后教師再將自己手中的正方體展開,演示正確的展開圖形。接著教師再以同樣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圓柱體、圓錐體等方式進行折疊與展開。最后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是否對課堂開始時老師所提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怎么走才是最短的路程,為什么,再進行總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快樂教學法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方式有: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增加其自主學習能力;聯(lián)系生活,讓課堂教學中的案例貼近生活,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融入課堂學習;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表達,啟發(fā)其思考。因此,通過快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不但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世輝.快樂教學法在初中八年級數(shù)學的應用研究[J].學苑教育,2015(07).
[2]楊華.探索快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4(15).
[3]張維忠著.數(shù)學文化與數(shù)學課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