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常春
摘 要: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新教材的要求和特點,注重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探究識字方法、拓展識字的途徑,積極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使學生在“樂學——善學——多學”的軌道上發(fā)展成才。
關鍵詞:語文;識字教學;自覺性;主動性;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8-0067-01
一、寓教于樂,激發(fā)識字興趣,使學生樂學
興趣是每個人成才的起點,是每位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內涵的內在動力。一旦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就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要使一年級學生積極而有興趣地學習,教師要善于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鼓勵他們敢想、敢說。一年級的學生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老師的贊許。如教師在課堂上因表揚一名學生,而激發(fā)他識字的興趣,也會由此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從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并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增強了自信心,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經(jīng)常在課上鼓勵學生,并講訴學生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肯定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
二、授之以漁,探究識字教學,使學生善學
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實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勤于動手、動腦,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識字的方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會學、善學的目的。
1. 識字方法的探究
(1)引導孩子在交往中識字。剛入學的孩子最關注的問題是同伴姓什么,叫什么。這時,老師可以將班中每個學生的姓名貼在他們桌子的左上角,給學生看一看,讀一讀。有的孩子會熱情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姓名,有的則好奇地尋找著老師剛才喊到的同學,還有的興奮地講著自己認識了多少同學的名字。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發(fā)本子,開始時,總有幾個小朋友由于不認識其中的字而常常把本子發(fā)錯。這時,識字多的小朋友會來教他們發(fā)本子,無意中當了一回小老師,孩子們在充滿快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了全班學生的名字。隨著學習生活的延伸,孩子們互相間的交往也日趨加深。于是,老師就要求孩子的父母把自己的姓名、職業(yè)、家庭地址等寫在本子上,讓小朋友彼此進行介紹。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心的做法,識字效果極佳,真可謂事半功倍。
(2)引導孩子在生活環(huán)境中識字。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學習生字的機會,如:站牌、路牌、廣告語、超市里的食品名稱、電視節(jié)目名稱等。教師應經(jīng)常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認識的字,這樣,能極大地引起學生對生活用字的注意,從而自覺地進行自主識字。例如:教學生字“楊”時,老師問:“誰有好方法記住這個字?”一個學生馬上舉手說:“我們楊家橋小學就是這個‘楊字?!绷硪粋€學生說:“楊浦大橋也是這個‘楊?!痹谏鐣@個大環(huán)境中,他們感受到了發(fā)現(xiàn)的喜悅,體驗到了識字的樂趣。
(3)引導孩子在游戲中識字。低年級學生比較愛動,對游戲活動情有獨鐘。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可以把識字與游戲融為一體。如“送信游戲”,把一個個生字當作一封封信,請幾個學生當“郵遞員”送信,送到后一起讀“信”,即生字和詞語。然后收到信的學生繼續(xù)把信送出去……短短幾分鐘,快的學生可以收到幾十封“信”。這樣,學生在游戲中享受到樂趣,也達到了鞏固所學生字的目的。
(4)引導孩子在猜字謎、編字謎活動中識字。在識字活動中進行猜字謎、編字謎,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并鞏固了所學的生字。老師準備了多種字謎,一開始是老師出字謎,然后發(fā)動學生開動腦筋自編字謎。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編字謎。
(5)引導孩子在閱讀中識字。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與閱讀同步。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和質量。在午間休息時,老師和孩子一起閱讀一篇全拼音的童話故事,然后去掉拼音讓他們進行識字比賽,還可以讓同學來當小老師領讀。這樣既能調動孩子閱讀的積極性,又能激發(fā)孩子主動識字的興趣。
2. 鞏固識字的方法探究
一是在游戲中鞏固識字。游戲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能使學生在玩中鞏固生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一些鞏固識字的方法,如:送信、接龍、摘桃子、叫號、猜字……二是在看圖說話中鞏固生字。一年級學生敢于說、喜歡說,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運用各種插圖讓孩子在看圖說話中鞏固生字。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能力,又能鞏固以前學過的生字,一舉兩得。三是在閱讀后鞏固生字。識字能促進閱讀,閱讀能擴大識字量,并能鞏固生字。當孩子們閱讀完一個故事后,老師先讓他們認一認故事中有哪些字是認識的,并把不認識的字寫在卡片上,利用課前兩分鐘,讓同桌互相指一指、讀一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孩子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閱讀與識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孩子在閱讀中品嘗到了識字的樂趣,鞏固了識字的成果。
三、開展實踐活動,拓寬識字渠道,使學生多學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fā)展的源泉?;顒邮莾和畹囊徊糠?,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孩子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使他們積極地參與識字。
四、結束語
識字本身不是目的,識字最直接的作用是學會閱讀。因此,識字教學要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使孩子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運用各種切實有效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增加識字量,順應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趨勢,幫助學生盡早跨進閱讀天地。
參考文獻:
[1]李瑋.識字教學審美化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1(10).
[2]烏日娜.人教版《語文》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