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劉旺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口語課的效率低下,學生不愿意、不好意思開口講英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得已只好不斷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或者任課堂沉默直到有人發(fā)言為止。口語課因此變得毫無效率可言,教師上課上得沒意思,學生學得也沒意思。所以有些教師干脆在教學設(shè)計的時候取消了口語的課堂教學。但這樣一來,學生就是失去了練習口語的機會。本文將立足于高中英語,探討目標定位法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以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提出一些建議。
【關(guān)鍵詞】目標定位法 ?高中英語 ?口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04-01
英語學習對學生的要求一直都是“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忽視了學生在“說”這一方面的發(fā)展。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現(xiàn)行的考察機制并不注重口語而傳統(tǒng)的口語教學方式效率低下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教師們往往會選擇減少或放棄口語教學,轉(zhuǎn)向更具有“得分”效果的教學。這就導致了中國的許多學生書面題答得很好,但開口講英語完全不行的現(xiàn)象。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除了改革教學體制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高口語教學的效率來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這就需要目標定位法了。
所謂的目標定位法就是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shè)立課程的目標,將抽象的語言課轉(zhuǎn)化為實踐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思考、交流和討論中鍛煉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目標定位法的關(guān)鍵在于,首先要設(shè)立正確的目標,其次要尋找合適的途徑將其應(yīng)用在教學中。那么教師具體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教師要明確課程的教學要點
教師首先要理解透教材,知道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哪里。并根據(jù)這些要點來設(shè)計教案和設(shè)立目標。如此目標的設(shè)立才有針對性,才能更好地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jié)合以達到教學目的。拿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教材來說,必修一每一單元的重點分別是直接\間接引語:陳述句和疑問句、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要求和命令、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表將來、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where\when\why\prep+which\whom引導的定語從句,教師在設(shè)立口語教學的目標時,要充分結(jié)合這些要點??谡Z教學其實不一定要專門安排課時時間來進行教學,平時上課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口語教學的穿插。所以為了有更好的效果,也避免再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浪費大家的時間,教師一定要先理解透教材,預(yù)先設(shè)計好教案。在上課的時候才能按照課堂節(jié)奏將口語教學穿插在其他教學中。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這一章為例,這一章的要點是直接\間接引語:陳述句和疑問句,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向?qū)W生提問:“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學生一般會回答“Yes.”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要求學生舉一些例子來說明。無疑學生能在思考舉例這個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口語。因為談?wù)摰脑掝}是與自己的生活相關(guān),學生不會出現(xiàn)詞窮和冷場的情況,多少都能夠說一點,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給予鼓勵的話,學生對英語的口語的自信心自然就增強了。教師在學生回答之后,接下來提問的格式和句子可以漸漸往教學要點方向偏移,然后自然而然地進入要點的學習。
當然,這樣在課堂上穿插口語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不光是練習了口語,他們還能學習相關(guān)的詞匯、句型、語法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正確對口語目標進行分類
口語的練習一般有這幾種:復(fù)述、場景對話、話題陳述、看圖說話、分析陳述。教師在分類口語目標的時候,可以按這五種情況進行分類。并制定相應(yīng)的計劃,以一個時間為限,以此完成者五種目標??紤]到學生其他學科和英語其他方面的任務(wù),這個時間可以以兩周為宜。當然,為了保證教學計劃能夠順利進行,上文所說的種種準備都是必不可少的。像復(fù)述、場景對話可以像上文所說那樣在課堂上穿插進行,但像話題陳述、看圖說話、分析陳述這些需要時間比較長的就需要在專門的口語課上進行。當然,教師在向?qū)W生布置這些的時候,也應(yīng)該盡量與本來的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但可以做一些拓展。畢竟,高中生的英語能力過了打基礎(chǔ)的階段,需要更進一步的難度和鍛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讓他們更上一個臺階。
以人教版的高中英語課本Unit4 Travel journal這一章節(jié)為例,這一節(jié)的重點是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表將來。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一個“speech”,可以講自己旅行過的地方也可以講自己想去旅行的地方。教師給學生一個大方向即可,其余的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但教師也要要求學生所講的內(nèi)容中將這一節(jié)的重點包含在其中。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說”的這個過程時,還能進行其他方面的鍛煉,比如說語法的運用等等。這就完成了口語目標中話題陳述這一個任務(wù)。而復(fù)述這一個目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復(fù)述課本上的文章或者是對話,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預(yù)習,這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預(yù)習的好習慣。場景對話一般可以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達成。至于看圖說話和分析陳述可以參考上文“speech”這樣的模式。
三、目標的設(shè)立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
興趣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雖然不再像小學生或者初中生一樣是他們學習的唯一動機,但興趣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開口說英語一方面是因為不好意思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英語口語不感興趣,畢竟口語又不計入高考的總分,所以他們覺得花費時間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沒有意義。所以教師一定要想辦法提高學生對口語的學習興趣。因而在目標設(shè)立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讓口語練習變得“有意思”。就拿人教版高一必修二Unit5 Music這一章節(jié)為例,教師幫助學生完成話題陳述這一目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陳述他們喜歡的一首歌、歌手或者其他任何關(guān)于英語的話題。高中生對音樂多少都會有點喜歡,這種不受限制的話題設(shè)置,能夠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樣一來,學生對口語課的好感度就會上升,自然對口語的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
目標定位法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積極地將它應(yīng)用到自己的口語教學方法中,以期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1
[2]Wallace,M. J. 1991.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s:A Reflective Approach[M]. Cambridge 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Wenger,E.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 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Williams,M.&R.L. Burden. 1997/2000.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 s: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Beijing:FLT 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