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珊
【摘 要】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寫字,寫字教學的理念與具體要求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寫字教學被提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高度。寫字評價是寫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三思慎行。
【關鍵詞】寫字評價;互動;鼓勵;堅持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寫字,與之前頒布的幾部教學大綱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寫字教學的理念與具體要求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甚至把寫字教學提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高度。首先,它認為寫方塊漢字、毛筆字,是在培育和弘揚一種民族精神。其次,從某種意義上說,寫字就是做人,寫好字對于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人生態(tài),度磨練人的意志,養(yǎng)成可貴的耐性,都有極大的好處。正因為這樣,《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學段的寫字教學目標作出了明確的安排。這些教學目標對寫字姿勢、寫字態(tài)度、書寫技能、書寫習慣等都提出了要求。因此,寫字教學評價應三思慎行,應注意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寫字水平。
一、寫字評價應以互動為主,切忌簡單粗暴。
我們先看幾個教學畫面。
A.一位老師怒目圓睜地沖著一學生吼:“你寫的字丑死了,這是人寫的嗎?”說完,一把撕掉學生的寫字本。
B.“這個字你又寫錯了,我在課堂上不知強調多少遍了,真不知道上課時你在干什么?罰你抄寫100遍?!痹谖覀兊恼n堂總有一些這樣不和諧的音符,有時我們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舉動卻無形傷害了孩子一顆稚嫩的心,今后或許給他們的心靈造成陰影,或提筆生畏,或抵觸叛逆,或自暴自棄。
《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應該通過發(fā)展性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和自信心,要特別防止用大量、重復抄字的懲罰性做法對待學生。
教學是老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過程,也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寫字課為我們提供更多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溝通的機會,我們可以盡可能地面批學生的寫字作業(yè),同時注重方式方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1.自我評價。如遇到一個書寫糊涂的學生,面批作業(yè)時我們可以引導這個學生將自己與自己的書寫進行比較,如第一行與第二行比,這個字與那個字比,通過比較,再讓他自己說說書寫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容易接受,也樂于接受。
2.相互評價。這里的評價側重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具體操作時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護書寫不夠規(guī)范的學生,保護他們一觸即破的自尊心。告訴學生評價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一個人書寫的進步,而不是挑刺、更不是嘲笑。評價一個書寫不規(guī)范的學生作業(yè)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導:相比上一次書寫,你發(fā)現(xiàn)了××同學有哪些進步的地方?你準備給這個同學提什么建議?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展開評價,如坐的姿勢、握筆姿勢、書寫態(tài)度、整潔度等。一頁再不滿意的作品,我們也可以圈畫出幾個最好的字,下次評價時我們可以告訴學生,這次你寫得好的字數(shù)比上一次增多了。久而久之,相信學生的書寫一定會有進步的,因為我們尊重個體差異,從細節(jié)上呵護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3.樹立榜樣。我們可以在班級布置一個展示臺,定時定期將一些優(yōu)秀的書寫作業(yè)展示。當然,我們不僅僅展示書寫認真工整的作業(yè),還要舉辦書寫有進步的專場,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書寫有待進步學生的寫字興趣,也讓他們看到了前進的動力與方向。正如德國教育家斯多克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4.直觀示范。面批學生書寫作業(yè)時,除了語言親切和藹,避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之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的是要做好示范。對于學生書寫中出現(xiàn)的問題,面對面范寫給學生看,強調書寫中的注意事宜,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幫助學生領悟出寫好字的竅門。
二、寫字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切忌挖苦嘲笑。
根據(jù)寫字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開始寫字階段,應該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基礎打扎實后,寫字的速度自然會提高。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認知等方面原因,寫字表現(xiàn)出明顯的個體差異。也由于個別老師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等浮躁心理,看到學生在書寫中不盡人意的現(xiàn)象,于是在寫字評價中挖苦嘲笑學生的現(xiàn)象可謂是屢見不鮮。
1.多一點改變,讓興趣如影隨形。
批閱學生的寫字作業(yè),我們更多的是等級制,這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針對性,并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在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我們不妨做一些改變,如采用批語法。在批閱寫字作業(yè)時可以像批改作文的“眉批”“總批”一樣,面向全體學生,正確把把握學生的差異,不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如批閱書寫有待提高學生的作業(yè)時,我們可以找出頁面中寫得好的字,在這個字下面畫一個鮮艷的紅圈,甚至還可以縮小范圍,在書寫漂亮的筆畫旁畫小圈。接著,在旁邊寫上:真好,老師終于看到你作業(yè)中有畫紅圈的字了。希望這樣的字越來越多!
當然,批語要力求因人而異,因人制宜,在語言簡潔的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如“有進步”“你真棒”就略顯籠統(tǒng),我們可以這樣寫:這一行比前一行寫得好多了?。ㄟ@次寫得比前兩次好多了!如果這一撇延長一點,就更棒了?。┡d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使是書寫不夠的學生也能在老師的評價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我想他們書寫的熱情一定會與日俱增的。
2.多一點幽默,讓錯字無處可逃。
有些孩子寫字時總容易把左右結構或左中右結構的字中間的距離分得很遠,看上去就成了兩個字或是三個字。如把“樹”寫成了“木又寸”。上課時,我說:“老師昨晚做了一個夢,夢到木又寸三個字一直哭著鬧著。老師問它們?yōu)槭裁??它們說它們本是一家人,卻活生生地讓別人拆散了。”笑聲過后,那些孩子明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不敢胡亂“拆分”漢字了。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把“高粱”的“粱”寫成“梁”。我在隨堂批閱他的作業(yè)時,什么都沒有說,而是在他的書包里查找,這個學生滿臉疑惑,百般不解地問:“老師,你在找什么?”我說:“我看一下你的書包里有沒有大米?高粱的粱字下面的米成了木。你到底把米藏到了哪里?”他紅著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3.少一點暗示,讓評價實事求是。
以下是寫字課堂的一個畫面:
下面老師給同學們展示兩位同學寫的字。××同學寫得字太棒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相比之下,××同學的字就遜色多了。
課堂上,這種語言老師難免脫口而出,我們暫且不說悄然之中打擊了一個孩子的自信心,更何況這樣的語言有明顯的暗示成分。相信在老師的“牽引”下,評價就會造成一邊倒的局面。那位老師說寫得棒的同學會受到大家的追捧、贊嘆。相反,另一位同學則被大家貶低的聲音淹沒。試想:寫得再好的字怎么可能沒有暇疵?而寫得差的字怎么可能毫無亮點?老師選擇有鮮明對比的作品進行評價本無可厚非,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引領示范,讓寫字有章可循、事倍功半,有待提高的作品可以供人借鑒思考,反省進步。而這恰好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讓學生在對比中提高,用不好,僵化學生思維是真,扼殺學生信心也是實。我們不妨這樣引導:現(xiàn)在大家好好觀察兩個同學的作品,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一定會說××同學的字寫得好極了,而××同學的字寫不好。這時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你認為寫得好極了,具體好在哪里?如果哪些地方再精益求精會更完美?你認為××的字寫得差,真的一無是處了嗎?這里不是暗示,而是引導,讓學生把評價具體化,而不是籠統(tǒng)一言概之;其次,讓評價有針對性,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了,浮光掠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客觀全面地評價,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好習慣,而這恰恰也是為人處事不可或缺的。
三、寫字評價應以堅持為主,切忌淺嘗輒止。
寫字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練字久了會產(chǎn)生倦怠心理,會因為覺得字沒有進步、停滯不前而灰心喪氣。當學生產(chǎn)生負面情緒時,如果不加以引好,極其容易前功盡棄。同時,由于小學更換老師頻繁,存在評價的差異也容易造成銜接上的脫節(jié)。
實踐證明,使用寫字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在各個時期的寫字作業(yè)是一種行之有效地寫字評價方法。最重要的是,它能做到持續(xù)性,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學期的不同時間段收集一次學生的寫字作業(yè),即使更換了老師,我們也可以在記錄袋里讓學生把不同時期學生作業(yè)進行比較,找出每個學生寫字過程的點點滴滴變化,一絲一毫的進步,這對我們的因材施教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寫字成長記錄袋還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的多向溝通,如一個多面平臺,可以激發(fā)學生將字寫好的動機,又能促使他們主動提高寫字水平,更為可貴的是將寫字評價一直堅持下去。
(作者單位:福建省壽寧縣鰲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