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俠
摘 要:近幾年來,合作學習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是物理教師面臨的一項新課題。本文首先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接著提出了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最后呼吁更多的相關教育工作者探索研究更加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9-008-01
合作學習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教育事業(yè)中已有了許多成功的運用,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引進合作學習的力度逐漸加大,合作學習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合作互動,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實踐表明,合作學習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要求,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總體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合作學習運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中,探究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開展合作學習的時間不長,缺乏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存在很多問題??偟膩碚f,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教師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水平不高。有部分初中教師教學能力不高,缺乏一定的教學技能,不能將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所教授的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無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他們最常用的合作學習方式是單一的小組討論,而小組討論通常只是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會積極參加,很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開小差,不能達到學習交流的目的。這種枯燥的學習方式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還大大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比如,在教授到《比熱容》一課時,有的教師就“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合作實驗,探究不同物質的比熱容。雖然課堂氛圍十分活躍,但是實際上大部分學生只是想看熱鬧,覺得好玩,并沒有加入到實驗中,更沒有發(fā)動思維去探究問題。這是完全背離了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2、開展合作學習在特定學科上的針對性不高。我國現(xiàn)有的關于開展合作學習的成功經(jīng)驗不多,相關文獻大多數(shù)是針對合作學習的理論研究,專門講解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更是少之甚少,讓很多教師無法參考已有的經(jīng)驗,開展切實有效的合作學習。
3、學生學校學習與家庭教育之間缺乏聯(lián)系。眾所周知,成功的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才能得到的。而現(xiàn)實教學實踐中,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沒有很好的契合。學校應該明確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開展校方和家長之間的互動,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在家庭生活中,支持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更加有效地教育學生。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1、合作學習要注重師生互動。為了切實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還要注重師生互動。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一般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只是一味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不考慮學生能不能接受,課堂往往演變成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參與到知識的獲取中來。因此,教師要引入切實有效地合作學習方式,必須重視師生互動。在合作學習中,需要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的交流,在學生遇到疑惑的時候,教師應該給與相應的指導,引導學生探索問題,深入發(fā)掘問題中隱含的知識點。比如,在教授《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中有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有動手能力稍微差些的學生。然后,教師可以降解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操作要點,為了避免錯誤,可以先演示一下錯誤的操作方式,并啟發(fā)學生思考這樣做到底錯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然后,要求學生自己操作,完成探究實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實驗操作的要點,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2、科學分組以促進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通常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科學地進行分組,以促進合作學習。比如,在教授到《聲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本班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思考什么是聲音,聲音有哪些特點等問題。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小組內針對同一個問題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大家針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溝通,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有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合理評價能反饋合作學習。教師應該結合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合理地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對小組進行評價,同時對小組內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一一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的好壞,以此激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小組學習。比如,在講授到《摩擦力》一課時,針對課堂表現(xiàn),教師應該將小組的分工和每個組員的表現(xiàn)都包含在評價范圍之內,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反之,對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應該加以引導,鼓勵其在下次學習中更加積極地參與合作學習。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能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是相關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精心備課,立足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安排授課內容,在課堂上實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授課結束后,針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不斷探索研究,總結出更加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 陳 紅.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引入[J]學科教育,2011(12):194-194.
[2] 李 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