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斌+姚金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課外閱讀部分提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小學階段在145萬字以上。以十萬字一本來計,學生平均每年應該讀4.5本。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于5萬字”,但僅靠一些零星的閱讀是無法完成課標所規(guī)定的閱讀任務的。只有從低年級抓起,引領學生讀整本的書,使讀書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生活方式,才能完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閱讀任務。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量等方面的限制,閱讀整本書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只有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才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強的閱讀能力。教師應瞄準課標,指導學生加強整本書的課外閱讀,通過以下三個途徑不斷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引導學生走向課外閱讀的“深水區(qū)”。
一、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樂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鬃樱┡d趣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的鼓舞和推動下,就會主動去尋找課外閱讀材料。尤其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把握好時機,用“樂讀”這一自主學習的方式去開啟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的閱讀與興趣相聯(lián)系,為他們插上閱讀的翅膀,引導他們領略知識的殿堂。
1.利用“聽書軟件”,情境導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識字量少的特點,教師可利用“聽書軟件”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1)結合有聲讀物。如兒童廣播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平臺……或結合“聽書軟件”:“酷聽”“懶人聽書”……播放《格林童話》《木偶奇遇記》《綠野仙蹤》等。通過“聽書”,不僅讓學生進入了閱讀的情境,降低了閱讀難度,還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2)通過教師和學生朗讀精心設定的感人童話的情節(jié),調動學生閱讀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傾向,從而讓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情境導入被自然巧妙地勾起。
2.推薦名人的閱讀方式,榜樣引路。通常情況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兒童善于模仿,這是可以利用的人的天性。平時,教師可利用多種途徑向學生介紹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如毛澤東、高爾基、冰心、老舍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榜樣,并延續(xù)這種良好的習慣。同時在閱讀訓練中,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本班學生勤奮讀書的感人故事以及取得的成績,讓身邊的榜樣“現(xiàn)身說法”,以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趕超趨向,從而敲開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的大門。
3.開展好“讀書報告會”活動。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開展“讀書報告會”,創(chuàng)設更多條件,使學生有機會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閱讀動力。如舉行“班級故事會”,讓學生從自己課外閱讀的文章中選擇一個章節(jié)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評選“故事大王”活動,每天讓一些閱讀能力強、朗讀水平高的學生晚上準備一個章節(jié)的故事,第二天利用晨會講給其他同學聽。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能講故事給其他同學聽,這樣,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就會逐漸帶動起一批學生。于是,整本書的閱讀就會以故事接龍的方式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下去。我就是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們自己讀完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一本本情節(jié)相對獨立的書。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交流最近看到的好書、讀書的感悟及通過課外閱讀積累的好詞、好句等。
4.采取多種媒介閱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自主選擇優(yōu)秀閱讀材料,采取多種媒介閱讀。”具體操作時,教師可結合課標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篇目開展豐富的活動,如根據(jù)讀物內容排練文藝節(jié)目,或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收聽廣播,上網(wǎng)讀書等,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營造氛圍,使學生好讀
閱讀氛圍是課外閱讀的“溫床”,我抓住三個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外閱讀的環(huán)境,即利用班晨會,組織學生在校閱讀;建立“紅領巾圖書角”,加強閱讀“陣地”的建設;營造“書香家庭”氛圍,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1.利用班晨會,組織學生在校閱讀。為了讓學生有足夠的讀書時間,我利用班晨會,集中指導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在校閱讀是為了保證質量,目的是搞好學生的起步閱讀。在班晨會上,除了集中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外,還可以安排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向學生推薦好書,并定期舉辦“讀書沙龍”。通過教師組織,課外閱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2.建立“紅領巾圖書角”,加強閱讀“陣地”的建設。我們發(fā)揮少先隊的集體作用,建立“紅領巾圖書角”,建設課外閱讀的“陣地”。我通過調查班上學生的存書情況,建議大家把自己的書放在圖書角中,把圖書資源共享,進行交換閱讀,并與別的班級建立“圖書漂流”機制,營造“書香班級”,讓“紅領巾圖書角”成為閱讀的港灣,以此來抓細課外閱讀的過程。
3.營造“書香家庭”氛圍,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shù)是在家庭完成的。營造“書香家庭”氛圍,對于學生閱讀的影響巨大。古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睂τ趯W生來說,好的環(huán)境就如同中國古代的“書香門第”,父母的好習慣會深深地影響他們。因此,每次開家長會,我都利用機會向家長倡導建立“書香家庭”,營造“書香家庭”氛圍,并向家長們介紹新課程的課外閱讀理念。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歸根到底還取決于學生自己的課外閱讀的積累和領悟,為此,家長應承擔起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責任。
三、養(yǎng)成習慣,使學生善讀
“習慣成就人生?!闭n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強化訓練才能逐步形成。這就需要家長、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共同督促,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閱讀行動中,讓學生在持之以恒的閱讀中養(yǎng)成習慣。
1.師生共讀整本書。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師生共讀整本書,可以降低閱讀難度,提高閱讀效果。因此,我常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情節(jié)吸引人的中外兒童讀物,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木偶奇遇記》等讀給學生聽。我在講故事時,常常通過提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有時講到精彩的地方還戛然而止,讓學生續(xù)說故事。通過師生互動,有效提高了閱讀效果。
2.親子共讀整本書?!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睈圩x書的父母會以身作則,帶出愛讀書的孩子。父母通過影響力積極為孩子購買優(yōu)秀讀物,訂閱兒童報紙和書刊,幫孩子做好課外閱讀的參謀,這將使孩子終身受益。對于有閱讀困難的孩子,家長要進行親子共讀,“扶上馬,再送一程”,切實為孩子的課外閱讀排憂解難。在家中,有家長們陪讀,共伴書香,孩子們將更能享受到讀書的快樂。正所謂“遺子黃金萬兩,不如教子讀書”。
3.生生共讀整本書。課外閱讀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在學校,我鼓勵學生自由組成“讀書學習小組”,共同確定目標、選擇書籍、制訂計劃、控制進度。每天課余保證最少半小時的閱讀量,適時做好讀書筆記,進行讀書心得交流。
閱讀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財富,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但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厚實學生知識的底蘊,而且能塑造學生的讀書品質,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不斷地日積月累?!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低年級“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于5萬字”,這就是提醒語文教師要用課程標準來指導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課外閱讀要放眼長遠,從低年級抓起,不斷拓展渠道,讓學生沉浸在書香之中,親近母語,陶冶情操,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