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
摘 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重要工作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中強調“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專門機構,配備足夠數量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輔導,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但是,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問題凸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不夠完善。所以,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據資料記載,20世紀50年代,我國15歲以上人口心理障礙的發(fā)病率只有5‰;70年代為7‰;80年代,北京醫(yī)科大學等單位對國內12個地區(qū)抽樣調查,中度和重度的發(fā)病率為12.72‰;90年代,一項以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20.23%的學生有明顯的心理障礙。62.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存在心理問題,94.5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心理輔導,85.1%的學生愿意接受心理輔導。典型的案例有清華學子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云南大學馬加爵事件、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事件、上海復旦大學室友投毒事件等。近幾年許多高校新生的SCL-90心理普查結果發(fā)現心理異常因子分≧2的學生比例將近30%,因子分≧3的學生比例接近18%。以上資料數據可說明,當今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二、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著突出的問題
1.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度還不夠
大學心理咨詢機構設置不合理,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大部分掛靠在學生處,或掛靠在團委、宣傳部及校醫(yī)院。學生活動場地狹小,設備設施不齊全,缺乏科學化量表以及測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詢所必需的技術設備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孤軍奮戰(zhàn)”,部分領導及大多數任課教師以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輔導員和心理健康中心的事。家庭缺乏積極參與與密切的配合,社會的必要支持和干預甚少而給予的壓力與日俱增(如就業(yè)的性別歧視、人才選拔長相歧視等)。
2.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qū)
將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心理疾患的矯治,只針對有心理問題或心理異常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較大的缺陷
網絡是把雙刃劍,好好利用,能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但目前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及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多數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很少甚至沒有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網絡文化和技術缺乏了解和運用,這就使他們無法及時了解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此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網絡技術學習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部分大學生的個人秘密、心理隱私沒有得到保護。
三、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素質不高
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數量不足,專業(yè)化水平不高,職業(yè)化不明顯,技術力量薄弱,交流溝通不足。一些輔導員對自身定位不高,責任心不強,工作浮于表面,方式方法簡單,對工作缺乏思考研究,不同程度存在職業(yè)倦怠等。輔導員間普遍缺乏團隊學習、深度交流、感情培養(yǎng)的平臺,缺乏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途徑,缺乏對學生心理疏導的全方位服務。甚至有些輔導員談學生心理輔導色變,害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凝聚力
輔導員大多具有個人責任感,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式往往是“單兵作戰(zhàn)”或“孤軍奮戰(zhàn)”。集體配合欠佳,大局意識不夠強,有時互相推諉,有時為避免爭執(zhí)而對工作不發(fā)表合理意見或建議。輔導員個體能各司其職,對各自分管工作盡心盡力,但各自為政,缺乏主動配合、熱心互助的團隊精神。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一方面有助于增強輔導員的歸屬感與一體感,培養(yǎng)輔導員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促使輔導員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為一體。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強大合力,把分散的、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力量整合起來,共同應對大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之間的配合協(xié)作。
2.有利于團隊成員之間取長補短,實現資源共享
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能把不同學術方向、專業(yè)背景、年齡結構、興趣愛好等的輔導員集結到一起,通過“內培外引”“傳、幫、帶”的渠道,進行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培訓、學習、研討,豐富臨場經驗,不斷提高成員的心理咨詢與訪談、活動組織、案例分析、網絡資源利用等綜合素質,實現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能充分調動和發(fā)掘每位輔導員的潛能,提高各自的工作技能,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深入的科學理論研究,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適合大學生心理需求的多種工作方法,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3.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的建設能滿足輔導員自身成長和心理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為自我實現,高校輔導員的最高目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但輔導員“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兩眼一閉,提高警惕”,長期忙于瑣碎的學生日常事務,處于“打雜”狀態(tài),身心疲憊,強調的是輔導員的責任、奉獻、工作能力,而忽視了輔導員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團隊建設,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可提高輔導員的職業(yè)認同感,促進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渠道,加強團隊成員的培訓、學習、研討,豐富臨場經驗。重視團隊成員間的傳、幫、帶,不斷提高成員的綜合能力等,整體提高團隊的管理、服務水平,加速團隊成員個人的成長,培養(yǎng)和造就出一批工作骨干和學術精英。
4.促進和諧穩(wěn)定,提高育人質量
通過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能建立起一套科學完整的、規(guī)范的,有利于團隊工作有序開展的管理制度體系,通過積極組織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社會調查、走學生家庭串學生寢室、典型案例共同研討、難點問題團隊成員及時互助、重大項目集體攻關以及民主協(xié)商等工作機制,創(chuàng)建一套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具有時效性與實效性的工作手段和方法,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理順學生的不良情緒,化解學生的心理疑惑和困擾,做到及時進行危機干預,防微杜漸,減少學生因心理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有利于學校的和諧與穩(wěn)定。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能夠充分調動更多的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強“三全”育人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覺性,促進“全員育人”的真正落實和深入推進,促進教師愛學生、學生愛教師、師生愛學校的“大愛”文化的形成。
五、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的重要舉措
1.突出“教師本位”,建立團隊管理長效機制
(1)樹立“教師為本、人才第一”和“開放、競爭”的管理觀念。建立健全團隊成員成長、培養(yǎng)、考核、激勵機制,促進團隊的“增量提高、存量優(yōu)化”。在人員選聘上,開放性地選擇個人修養(yǎng)好、富有責任感、心態(tài)穩(wěn)定、處事成熟、熱愛學生、熱心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自愿加入團隊,不要強人所難。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打破教師職業(yè)的“身份制”和職務聘任的“終身制”,變教師“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變“終身聘任”為“競爭上崗”,教師的聘任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情況掛鉤。
(2)不斷完善團隊管理激勵機制。要保持團隊充滿生機與活力,不斷完善健全管理激勵機制,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團隊成員及支持團隊的部門或人員以能力、實績、貢獻為依據,以知識產權、技術、技能、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進行獎勵促進,幫助團隊不斷前進,這樣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團隊師資的工作能力,達到指導團隊建設的作用。
(3)建立團隊考核評估體系。團隊成員互相商討,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全面、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團隊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分工、有檢查、有反饋,做到人員、時間、內容的落實。另外,通過建立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采用自評、集體評價、統(tǒng)一分析、座談、問卷等多種方法,堅持質量、效率導向,科學量化、細化工作指標,嚴格質量考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合理地引導和規(guī)范團隊工作的實施,更好地提高工作的實效。
2.堅持“內培外引”,實行“傳、幫、帶”的培養(yǎng)途徑,努力打造專家(名師)團隊
“內培”,就是要堅持不斷加大力度培養(yǎng)好本土人才,激活“存量資源”。通過落實好一些具體工作,如一套完整的團隊管理制度,一個交流互動的空間(硬件空間——團隊工作室,軟件空間——網絡信息平臺如QQ、博客、微信、世界大學城空間等),一個心理衛(wèi)生三級保健網——(學院—系—班級三級心理保健網),一種心理問題篩查、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一套經典案例匯編等,努力造就一大批技能人才、專業(yè)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巴庖保褪且獔猿謴耐獠恳M高層次急需緊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堅持“以我為主、按需引進、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方針,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來去自由、形式多樣”的原則,采取“客座教授”“鐘點專家”“特聘顧問”的方式,引進“候鳥型”人才。
要做好“傳、幫、帶”,就要做到愛護新人、幫助新人,扶持新人,做到有目的地“傳”,有針對地“幫”,有重點地“帶”。本著多理解、少埋怨、多幫助、少指責的原則,多教工作方法,簽訂師徒合同?!皞鳌背鲋腔?、“幫”出成長、“帶”出文化,實現“一人紅、紅一點,大家紅、紅一片”的目的,努力打造全國示范、省內一流專家(名師)團隊。
3.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團隊成員要通過積極組織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社會調查、走訪學生家庭、開展學生問題案例分析、心理健康團輔活動、講座、網上訪談等形式,拓寬工作思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力度,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進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團隊建設的途徑、平臺與載體,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升團隊建設的受益面和成效,不斷豐富輔導員團隊建設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