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學生從過去的班主任管理、被動學習習慣中進入選課走班時可能出現(xiàn)的忙亂和心理不安定,給學生一個緩沖和適應的過程,學校在高一的第一個大學段實施“導師制”作為過渡。
導師由年級的任課教師擔任,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有擔任導師的任務。導師主要對學生進行人生與職業(yè)引導、心理疏導和學業(yè)指導。開始時更側(cè)重對學生的選課指導、陌生環(huán)境的心理適應輔導,搭建伙伴交往的平臺,讓學生盡快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并不負責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開學初,把任課教師的情況向?qū)W生一一展示出來,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向,自主選擇導師。一位導師帶領(lǐng)10-15 名學生,組成一個親密的導師團隊。導師要定期組織所帶團隊的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增加團隊成員的接觸和交往機會,或座談解惑,或分享經(jīng)驗,或外出實踐等。除此之外,導師還需要建立一對一的關(guān)注機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與每一位學生談話。當學生還不熟悉,主動性還不夠時,導師更多采用主動的方式,走近團隊的每一位學生。
導師把教師從原來班主任瑣碎的工作事務中解放出來,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更多一對一的工作。任教四年制高一的語文特級教師曹書德老師,是剛從高三下來的老班主任,談及與傳統(tǒng)的班主任工作的不同,他的體會更加深刻:“導師是對教師的解放,把教師從繁瑣、不必要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以前在高三,天天早上7:20 進班;中午還要進班看一下;有自習課時,還要進班看一下;晚讀時要去;晚自習第一節(jié)課要去看,第二節(jié)課還要再去看一眼。這樣一般從早上6:30 從家出來到晚上10:00 以后才能到家,總感覺很忙?,F(xiàn)在,做了導師,沒有這些事了,學生也沒出現(xiàn)很多問題。于是自己就在想:我以前那些時候到底都干什么了?好像那么不斷地到教室里去看一眼,也就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吧?!?/p>
1.安全教育:初一階段主要進行物品安全、電梯安全、網(wǎng)絡(luò)安全、游學安全的教育。
2.修養(yǎng)教育:初一階段主要進行教學樓中安靜有序、合理使用手機、文明說與行、游學中的禮儀的教育。
3.生涯規(guī)劃:幫助學生制定恰當?shù)哪繕耍笇W生合理規(guī)劃自主學習時間,并有效地督促其實施。
4.學業(yè)指導:主動與各學科老師溝通反饋,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業(yè)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業(yè)指導;針對學生不同學段診斷的課程數(shù)據(jù),提出個別化的、有實效的建議。
5.心理疏導:積極關(guān)注學生在初一新入學時期的心理、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幫助與輔導。
6.家長學校:建立家校聯(lián)系平臺,及時與家長對學生情況進行溝通反饋,形成家校合力。
以每周集體約見一次為宜,主要是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的生活,以后可以兩周集體約見一次。根據(jù)具體情況,導師和每個學生進行不定期約見,建議每兩個星期至少單獨約見一次。
a 集體約見:以導師組為單位集體約見解決共性問題。導師要善于做一名傾聽者,杜絕一言堂,還要注重組織學生間的相互分享交流。
b 部分約見:根據(jù)學生的時間,一般為中午和下午4:15 后。確定約見的人數(shù),可根據(jù)性別、性格、習慣等,建議4~5 人,保證每個星期學生都可以和導師約見。
c 個別約見:對于自己約見需求的,或反常表現(xiàn)的學生,要及時安排個別約見。約談中針對學生的問題深入交流,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約見的方式建議為非正式,可以以下午茶的形式,或在食堂一起吃飯,地點可以在教師休息室或是小花園。
d 約見家長: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確定,建議每個學期至少單獨約見一次。以單獨約見為主,也可以邀請其他學科教師、導師或教育顧問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