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本身就是人類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只是教會學生音調和旋律,其實更多的是要教會學生通過音樂來進行情感的表達,并且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傳遞,因為只有情感深處的表達和傳唱出來的樂章才是最美好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激發(fā);情感
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以學生能夠找對聲調來作為教學的目標,要以學生能夠進行情感表達和傳遞來開展教學。音樂雖然是無形的情感表達,但是通過音符所進行的傳遞也是有生命的。只有對這種情感深有體會才是進行音樂學習的真諦。
一、課堂渲染,觸景生情
情感其實也是態(tài)度的一個部分,是我們的一個情愫表達,我們一直以來習慣以概念以及邏輯思維進行表達,其實是過于理性了,情感的表達更多的是進行感性表達。比如,我們進行《趕海的小姑娘》這首曲子教學的時候,要先讓學生進行欣賞,不要急于教學生進行演唱,要讓學生先體悟一下感情,我們可以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播放一些山水圖片或者播放課件,以聽歌的方式來對節(jié)奏和特點進行感悟,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來進行競賽,用紅星來打分,把歌曲的特點、節(jié)奏以及分析來進行單項比較,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對歌曲進行編創(chuàng)。我們運用競賽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推動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在學生進行比賽和參與的過程中,就能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到一定的高度,即使學生對音樂不是非常熱愛,為了本小組的榮譽也會努力練習的,這樣整個音樂課堂的氣氛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情景再現,直觀教學
音樂是運用歌曲的旋律來進行形象的塑造以及自己情感的表達,動人的歌曲可以對學生的心理以及情感進行渲染,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就要用不同的手段來進行音樂情感的體驗,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比如,用美術、多媒體等技術形式來進行情感的表達。例如,我們在進行《快樂的do re mi》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運用多媒體來進行畫面的制作。這是一首歡快活潑、極富兒童情趣的歌曲,節(jié)奏明晰、均勻,多附點和切分節(jié)奏,是歌曲更有動感,具有進行曲的風格。因此,我們可以用歡樂的音符跳躍來對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表達,然后進行旁白以及聲效的配合。這樣圖形和音樂進行結合,學生才能夠受到音樂作品的感染,對作品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可以組織學生把歌曲編成表演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致就會更加高漲,在進行情景劇編排的過程中也是對作品情感的理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
三、音樂欣賞,自由體會
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不是讓學生抱著書本死學,要讓學生主動地聯(lián)系到生活中,讓學生自由的進行情感表達以及主動對音樂進行感知和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最好不要先入為主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對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進行賞析的時候,先讓學生自己說出他們聽過這首樂曲后的感受,給學生獨立空間進行表達,學生可能不能用語言來進行清晰的表達,但是學生能感受到不同旋律的樂章和樂曲在心底激蕩出的情感,不同學生對同一個樂曲的理解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情感的表達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定律。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要學會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不要受到外界情況的影響,不要給學生做任何形式的引導,讓學生表達出他們心底最初的想法。這樣潛移默化,對學生經常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就會形成習慣,通過這種方法的訓練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
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情感
在游戲中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培養(yǎng)。在進行《鳥店》的教學時,我們可以把游戲和教學內容機進行結合,進行競賽的情景創(chuàng)設,學生就可以在充滿情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對音樂進行學習。在上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等鮮明的特點,設計“鳥兒歌唱”,通過鳥兒歌唱來表達情感,在開始時,美麗的清晨到來,用的是歡快的小提琴顫音,在鳥兒歌唱的時候,用的是小提琴來進行的配樂,最后貓闖進來鳥兒的沉寂。讓學生對這些聲音進行揣測模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模仿過程中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是在濃厚氣氛的影響下,又加上多媒體音樂旋律的背景,學生就會對音樂和旋律自然而然地產生感情。音樂就是讓人身心放松的一個科目,學生可以通過輕松的環(huán)境預設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在設定好的環(huán)境里就容易受到情感的激勵,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只有融入進感情的音樂才是能夠打動人心的。
五、提出問題,激發(fā)情感
有時候,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會有一種惰性,就是不愿意去想,感覺旋律比較難就不去進行學習了,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最好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可以預設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來進行思考。
我們在進行四年級《火把節(jié)之夜》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提出問題,在音樂中對環(huán)境用聲音來進行表達,讓學生根據聲音對音樂作品進行理解,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思考,通過音樂欣賞來體現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這首歌曲就是體現對美好生活的期許,教師如果不提出問題,學生就不去進行深入的體會,但是如果教師加以引導學生,學生就會進一步去思考和體會。在進行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感受情景提問的妙處。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模擬火把節(jié)的情景的聲音和音樂中所表現的聲音,讓學生在對比學習中看到它們的不同,了解音樂是對現實聲音的模仿,還有就是人們的情感變化。我們也可以給學生提出疑問:哪些民族用火把來慶祝節(jié)日,它的聲音在自然界能夠代表什么?其實這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更多的時候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學生可以對他們的想象力進行充分的發(fā)揮,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知道,鏗鏘有力的音樂表現出人們歡樂的情景,而是要用音樂的節(jié)奏來進行表達。火焰代表人類的一個起源,可以對抗野獸抵御嚴寒,學生可以在音樂中進行情感的體會。音樂應該說是人類特殊的語言,可以引起人類的溝通和共鳴,還能夠對人類的思維進行進一步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我們要通過各種方法的使用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通過情感來進行音樂學習,只有融入情感的音樂才是生動感人的。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通過課堂情感的渲染以及教師方法的引導,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萬展.淺談小學音樂課在學生德育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13):3-5.
[2]王珂清.淺談音樂課上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J].音樂時空,2014(01):10-11.
作者簡介:趙丹琪,女,1986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劉家橋小學,研究方向:小學生音樂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