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一種實用的工具,被廣泛地應用在科學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數學的學習主要需要思維活躍性和理性思考能力,所以數學思想的建立以及培養(yǎng)就對打好數學基礎有著重要意義。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思想進行解析,并深層次地討論如何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入教學中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改革
一、小學數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意義
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是在數學思想和性質、公式上的理解,其中數學思想顯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在小學啟蒙教育中就對數學思想進行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形成理性思維模式,創(chuàng)立數學意識。而且在思維的開發(fā)和拓展方面,數學相比于其他學科更有優(yōu)勢。例如,在運算數學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理清思緒、整理題目中的有效信息、積累運算等一系列的思維轉換運算,所以這種理性思考能力或者說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就尤為重要。
二、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研究
1.機械化記憶以及數形結合相應用的思想方法
在小學教學中,英語、數學、語文是主要的三門學科,將數學同語文和英語相對比可以看出兩者有著相似點。(1)二者都是從最基本的概念理論開始講解,例如語文從文字的發(fā)音組成開始學起,而英語從單詞的基本組成——字母開始學起一樣,數學的學習一樣需要基本的組成元素,例如數字、運算方式的概念灌輸。(2)在熟記概念后對學生和教師的行為模式進行模仿。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成人的說話方式、行為方式、思考方式都在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發(fā)育,所以固定模式的模仿對學生來說雖然是簡單的,但是同樣也是枯燥的。想要學生快速地理解課堂內容,需要教師在講解內容定義后,不僅要確定學生完全理解了,并且做出適當難度的示范、舉出類似的例子讓學生加以模仿。
2.對課本研究,了解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掌握情況
翻開教材好似除了定理以外沒有什么值得品讀的東西,實際上,經過多年的教材改編,教材中數學知識已經隱含了很多數學思想方法了。當然,學生不應該因為發(fā)現了隱含了的數學思想而就放棄了對知識理解上的研究,這兩者其實一樣重要。應當注意兩點:(1)教師應當對思想方法的研究給予重視,并對教學理念進行適當的調整。(2)整理小學數學階段需要掌握但是隱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對材料進行分類比較、老師們交流討論,還要明確學生對某種方法的掌握程度大小。只有在耐心備課、反復講解、適量細化知識內容、引導學生自我領悟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到思想方法。
3.在數學解題模式中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
在實際教學中,一題往往會“多解”。在舉例示范時,教師因為時間問題一般只會用自己最順手的方式去教導學生。正如上文所說,模仿能力強的學生會很快掌握這種知識,但是這種模仿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沒辦法得到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其實,數學思想的最佳鍛煉方式就是在解答問題時能夠在腦海中找出最簡單的破解方法。當然,再巧妙的數學方法也應該有數學知識支撐,所以在這種引導模式初期,教師應當做出相應的提示和點撥,引導學生學會多解的解題方式,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找出最省力的數學方法。
4.在數學學習中學會類比,以此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類比法,是指在隱含著同樣的特征特性情況下,根據一件事帶來的啟發(fā)來解決另一件同樣性質問題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其實我們很容易看見相似的題目,雖然教師總是在抱怨題目講了一次又一次,但是他們還是不覺得啰嗦麻煩地繼續(xù)復述題目的求解方法,可是學生總是沒辦法熟練的運用。其實,并不是學生沒認真聽課或沒明白教師的講解內容,而是他們沒有掌握相應的題目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教師應該把題目類型劃分分類,方法整理,讓學生自己感受題目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類比的思想方法。
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理性思維的建立是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可以獲得的最大的好處,而數學思維正是建立這些好處的基本原則,數學思想方法往往被隱含在數學概念、公式、法則中,而機械性記憶與類比、模仿、多方位思考相結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思想方法,這不僅要求教師有良好的素質修養(yǎng)和工作精神,也需要學生的投入和用心。通過師生間的交流合作,相信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不是難事。
參考文獻:
[1]曹健.思想方法也是一門學問: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舉要[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4):25-66.
[2]葉秋月.讓思想引領技巧使智慧超越聰明: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10):45-66.
作者簡介:吳燕英,女,1981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賓陽縣新橋鎮(zhèn)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