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語文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在教育進程中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而語文閱讀課則是初中語文最基本的教學形式。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怎樣開展高效的語文閱讀教育活動,成為當今備受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形式死板,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時,多是采取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課上集中講授,學生課后完成習題作業(yè)的形式,或者要求學生背誦瑣碎的知識點,拿到一篇文章就尋找段落大意,根本沒有時間仔細體會語言的魅力和文字的靈魂,一味套用傳統(tǒng)的無價值的教學,課堂缺乏新鮮感,學生自然情緒不高漲,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就不明顯。
2.教學步驟華而不實,實用性不高
在科學技術水平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使用多媒體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很常見,雖然這種做法會讓學生一時感到新鮮,產(chǎn)生學習興趣,會將精力全心全意地集中在課堂上,但是如果只依靠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認為課堂形式越豐富多彩就越像課改,通過精美的幻燈片就能提高語文閱讀效率是錯誤的,將電子書籍取代了紙質(zhì)書籍,鍵盤取代了粉筆,屏幕取代了黑板,必然就會忽略講課的重點,教師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教課的形式而不是內(nèi)容上,學生在聽課時就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感官上的刺激,而不是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顯然,這種方式是不完全實用的,不能有效地解決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3.教學主體顛倒,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少
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梢钥吹浇處煛俺浞掷谩闭n堂時間,課堂完全就是教案的“復制機器”,按部就班,學生在課堂中只需要安靜地聽和記好筆記,根本沒有自主性學習的機會,學生也就失去了動腦思考的過程,語文閱讀的能力始終徘徊不前。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根據(jù)以上現(xiàn)狀我們可以得知:雖然初中語文考試的成績令人欣慰,但是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卻和他們體現(xiàn)出的成績大不相同,這種教育教學方法制約了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使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失去了活力與魅力。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閱讀:
1.開展實踐活動,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形式
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開展多種實踐類活動,例如,進行閱讀常識大賽,給獲獎者頒發(fā)獎勵,這種方式既能開拓學生的眼界,又能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可以讓學生扮演皇帝、大臣、騙子、百姓,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很快地融入學習之中,皇帝的愚昧,騙子的奸詐,大臣的虛偽可笑自然地就被學生自己挖掘出來。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學習,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2.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教學步驟
教師在實行教學目標時,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制訂不同的教學步驟。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可以配以桂林山水圖片,優(yōu)美的樂曲;也可根據(jù)段落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刻體會小女孩的凄涼,適時給課堂增加新元素,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3.提倡課外閱讀
閱讀可以使人聰慧,也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但是課堂上所學習的內(nèi)容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提倡課外閱讀,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多地汲取外界的“營養(yǎng)”,為今后學習和生活的“茁壯成長”做準備。
4.教學生由淺入深地讀
正如張志公先生所說:“讀文章可以先粗讀一遍,想一遍,再細讀一遍?!碑斀窠虒W中的閱讀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一個學習活動,同樣也是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要想從閱讀中獲得收獲,需要經(jīng)過認讀、理解和最后的吸收三個層次。而每一層次都是在上一層次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一個層次,我們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教會學生由淺入深的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教學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應改變觀念,讓閱讀教學實實在在地為學生服務,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真正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胡了仃.關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14(13).
作者簡介:胡敬才,男,1977年7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浮濱啟新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