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芝豪
摘 要: 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工作對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水平的要求較高,要想讓學生完成質的飛躍,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選擇出適宜的教學模式,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興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融合,讓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可以被調動起來。本文主要分析“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導學案”教學模式 高中物理教學 應用
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工作對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達到育人目的,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倡導師生互動與學生自主學習。高中物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水平的要求較高,要想讓學生完成質的飛躍,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選擇出適宜的教學模式,而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
1.高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1應用“導學案”可以順利完成預習。
高中物理的預習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預習,明確學習目標,找出自己的問題,在不明白的地方進行標記,這種預習方式的效率更高。在教師講課時,學生可以帶著自己的問題有目的地聽講、學習,對于提高授課效率十分有益。
1.2“導學案”可以優(yōu)化討論效果。
在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師即可鼓勵學生針對“導學案”中涉及的問題開展討論與猜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下一步設想,大家共同進行分析。采取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能夠很好地優(yōu)化課堂討論效果。
1.3利用“導學案”可以實現(xiàn)課后鞏固
要想提升每一個章節(jié)的教學成果,必須設置好課堂反饋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反饋環(huán)節(jié)十分鐘即可,利用“導學案”能夠將事先設置好的問題留給學生探究,既可以達到鞏固教學知識的效果,又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
2.“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導學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導學案”可以帶領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到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狀態(tài)中,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能夠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設置出各種趣味性情景,吸引學生參與進來,進行針對性思考與討論,在這一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種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的探究過程,只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度指導和點撥,就能夠讓學生的探究活動變得更具目的性,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庫侖定律公式的講解中,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公式的具體含義,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與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結合,讓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心中所想,這種方式與機械的講解相比,更具有吸引力。
2.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熱情。
根據(jù)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要求,在開展任何教學活動時,都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開展“導學案”教學模式時,也不例外。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把握好自己的講解節(jié)奏,利用“導學案”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由教師進行分析與總結,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望,還可以防止他們出現(xiàn)惰性心理。
例如,在關于動量內容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置如下問題:
一個0.1kg的鋼球,以6m/s速度水平向左運動,碰到堅硬物體后彈回,沿同直線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那么在碰撞前后其動量出現(xiàn)變化了,變了多少呢?
在初步接觸到動量問題時,很多學生都會弄錯其中的概念,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錯誤,教師可以邀請幾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計算過程,由全班同學分析,再鞏固正確的算法,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關于動量的概念。
2.3注重方法指導,為學生提供思維過程。
在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時,需要以學生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為出發(fā)點,重點講解學生不了解的重點與難點,為學生提供思維的過程。在設置問題時,必須具有層次性,考慮到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大家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動量問題的講解上,可以與學生共同討論這一例題:兩個質量相等的球在光滑水平向向左沿同一直線進行運動,其中甲球動量是9kg·m/s,乙球動量是3kg·m/s,在甲球追上乙球之后兩者發(fā)生了碰撞,那么碰撞之后其動量為多少?
關于這一例題,可以設置出如下問題:
(1)兩球的運動遵循動量守恒定律么?
(2)兩球在碰撞前后動能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
(3)在碰撞后,兩球動量是正值,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設置這樣階梯性的問題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所有學生的思維水平都能得到鍛煉。
3.結語
將“導學案”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興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融合,讓學生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各種弊病,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值得在高中物理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愛玲.試析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3).
[2]高原,朱青.由“導學案”引發(fā)的關于預習的反思——基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鎮(zhèn)縣X中學的考察[J].教育科學論壇,2012(01).
[3]吳建琴.高中物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