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梅
回首十多年的英語教學之路,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是行動在改變(分層教學——面向全體教學),理念在改變(語法教學——閱讀策略教學)。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不少疑慮和困惑,通過研讀專著、上網(wǎng)搜尋、教研組交流和探討、請專家輔導指點等手段,多角度探究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形式。
一、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創(chuàng)新英語角開展形式
每個教室后面有兩面墻,一面墻用于語文美文賞析,另一面就開辟為英語角,請專業(yè)人員為每間教室的英語角做了一塊展覽板,正中間上方為“English corner”兩個單詞,下面設計了四個版塊:手抄小報、美觀書寫、話題交流、耳聽八方。具體我們是這樣操作的:我們在每個版塊下面釘了一個釘子,每個釘子上掛一個小夾子。對于“手抄小報”,我們布置學生雙休日在家完成,每個小組選取制作最精美的夾在班級夾子上;對于抄寫作業(yè)中書寫美觀的同學,我們將這一頁撕下來,夾在相應的夾子上在全班展示;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閱讀導航》的閱讀功能,每周布置學生閱讀一個單元的話題,讓學生課外抽時間閱讀,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集小組成員的智慧圍繞該話題寫一篇一百多詞的閱讀體會;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寫作能力,我們在英語角還設立了一個“耳聽八方”的版塊,要求班級所有學生按學號(10人一批次)寫一周內(nèi)的所見所聞,可以是班級中,也可以是家中,甚至是國家最近發(fā)生的新聞事件。由于學生基礎不盡相同,完成的作文質(zhì)量也不可能一樣,但我只要求表達清楚、通順流暢,盡量少出現(xiàn)語法錯誤即可。實踐表明:學生在強烈表現(xiàn)欲望的驅(qū)動下,都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其中,平時作業(yè)書寫變漂亮了,課外閱讀導航讀得更仔細了,不再是看后面的答案抄一遍就算讀過了;作文中的句子更注重時態(tài)和句子結構的完整,為了表達準確,不少同學還借用課本中的句子表達某個觀點和事件,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保持學生高漲的閱讀熱情
“英語角”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確實有一定功效,但在實行了幾周后,學生就開始敷衍了,不像剛開始那么認真對待了。經(jīng)過大家的討論反思,一致認為:缺乏應有的激勵評價機制。那么如何構建一套適合學情和校情的英語課外閱讀評價機制呢?這讓我們費了一番腦筋。學校每周日晚都安排了周測,對于周測成績,年級組要匯總統(tǒng)計并告知家長。我們決定將各年級的英語試卷筆試成績設為90分,還有10分就用于“課外閱讀評價”,具體是這樣操作的:一周內(nèi)作業(yè)和小報被選中夾在“美觀書寫”和“手抄小報”夾子中的一次加1分,由教師評判;“話題交流”共計4分,由班級中5位英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評委團,在認真閱讀各組的“話題交流心得”后,根據(jù)內(nèi)容和完成質(zhì)量,給每個小組所有成員4、3、2、1不同的等級分。由于“耳聽八方”每周由10位同學完成上繳,學生基礎不一樣,因此衡量標準不可能整齊劃一,教師在評判時要更注重學生的完成態(tài)度,用發(fā)展的眼光給每位學生4、3、2、1不同的等級分,本周沒有書寫任務的同學,一律不加分。最終由英語課代表仔細統(tǒng)計計算,每位學生的英語周測成績就產(chǎn)生了。
三、提高英語閱讀指導課的實效,促進學生四大能力綜合發(fā)展
為了進一步了解和增強學生《閱讀導航》的閱讀效果,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每周一節(jié)的英語課外閱讀指導課,不擠占,不挪用。閱讀指導課的流程大致有如下幾步:1.互動交流與檢查反饋。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欲望,在一開始上課時,教師就應與學生進行與話題相關的free talk,接著讓學生談談閱讀該話題后的感受,最后讓學生將閱讀中遇到的難詞、難句在組內(nèi)或全班討論解決,掃除閱讀障礙。2.討論辨析。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話題的理解,教師應就該話題設計一些模棱兩可或似是而非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辨析,如Can someone who has wisdom or wealth become famous people?Is it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have some hobbies?why or why not?3.拓展延伸。大膽鼓勵學生將課前收集的與該話題相關的新聞話題、圖片視頻等信息向全班展示介紹。此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大顯身手”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往往會模仿唱歌、表演小品、記者采訪、表演魔術等,才藝天賦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4.策略與課堂表現(xiàn)總結歸納。下課前,我們通常對每個學生及學習小組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學生首先合作完成“組內(nèi)成員自評表”和“學習小組自評表”,然后教師對得分高的小組和個人給予表揚鼓勵。因為有了一系列合作、展示及交流等活動,學生對于“閱讀策略”并不陌生并切身體會到如何操作運用,他們往往會非常自信地總結出諸如查字典、搜網(wǎng)絡、詢求老師同伴幫助等“閱讀策略”。我們認為:課外閱讀指導課是學生閱讀成果的充分展示,是師生間、生生間合作交流的平臺,更是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鍛煉提升的大好契機。如果沒有平時閱讀指導課的交流、反饋和檢查,而只是純粹地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那么這種閱讀將是空中樓閣,效果會大打折扣。
四、英語課外閱讀指導后續(xù)工作展望
“英語課外閱讀”作為一個全新的話題,確實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雖然我們在前期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但總感覺比較零碎和局限。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能否一起繼續(xù)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策略:1.努力促使英語課外閱讀真正成為學生自發(fā)需要的閱讀。目前市場上已出現(xiàn)一些中外名著的閱讀簡化本,很適合職高生閱讀,部分教師也布置了相應的閱讀任務,但有多少學生真正跑到書店主動購買并閱讀呢?還要打個疑問號。學生主動自發(fā)地閱讀英文書報的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2.探索“英語閱讀考級制”。這是一項龐大又系統(tǒng)的工程,讀啥書?何時讀?考什么?如何考?級別如何定?級別怎么用等一系列問題都是需要大家共同深入思考的。但我堅信:英語閱讀考級制的實施和推行,必將促進整體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大幅度提升。
以上是我在英語課外閱讀方面的一些嘗試,其過程是艱辛和漫長的,但我始終堅持課外閱讀方向不變,努力摒棄“穿新鞋走老路”的傳統(tǒng)教法,開拓進取,不斷改革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