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鋼琴踏板的運用在鋼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如何掌握好鋼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對于學生準確地表達鋼琴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有著很大的幫助。本文簡要介紹了鋼琴踏板的發(fā)展歷史,分析了演奏不同鋼琴家作品時踏板應用的特點,同時探討了如何在演奏中更好地應用中間踏板、左踏板和右踏板。
關鍵詞:鋼琴 演奏 踏板
一、鋼琴踏板的發(fā)展歷史
“踏板被人稱為鋼琴的靈魂”,從魯賓斯坦的這一名言,我們不難看出鋼琴踏板的運用在鋼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鋼琴踏板的發(fā)展經歷了150多年的演變歷史。早在1709年,意大利樂器制造師巴爾托洛梅奧·克利斯托福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臺鋼琴—有強弱的羽管鍵琴,其特點是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特點使得其與古鋼琴和早期羽管鍵琴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最初的鋼琴僅有控制制音器的手栓,通過手栓控制低音或高音區(qū)的制音器達到制音的作用,但是需要把手從鋼琴鍵盤移開。到1765年德國出現了具有膝部杠桿的鋼琴,是通過膝部杠桿來對高音或低音進行控制。1815年,維也納鋼琴制造商勃洛德曼發(fā)明了帶有腳鍵盤的鋼琴,通過這個單獨的腳鍵盤,可以保持與雙手在鋼琴鍵盤彈出的高音或低音相對應并獨立的音色。1844年在法國巴黎出現了第一臺具有延音踏板結構的鋼琴,通過這個踏板可以延續(xù)特定的音。1874年美國斯坦威琴行的斯坦威發(fā)明了一種“持續(xù)聲音的踏板”,并獲得了專利,使其成為美國制造的立式鋼琴上的標準裝備,但并未在世界各國得到推廣。1726年,克利斯托福首次應用了弱音踏板的方法,通過踏板被踩下的深度,來減弱音量和控制聲色。當年,貝多芬也在他的很多鋼琴作品中采用了這些方法。
發(fā)展到今天,現代鋼琴通常都有三個踏板,即:中間踏板、左踏板和右踏板。中間踏板的作用是產生弱化的聲音;左踏板,又叫弱音踏板或柔音踏板,可以減弱音量和改變音色;右踏板,又叫強音踏板,它的作用是延長樂音和增強音響效果。
二、演奏不同鋼琴家作品時踏板應用的特點分析
雖然巴赫時代鋼琴演奏沒有踏板,然而從巴赫寫的樂譜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存在“延音踏板”的效果。特別是在終止和弦之后的內聲部分解和弦裝飾句、以及帶有支點音的隱伏旋律型等,都可以見到延音踏板應用。另外,在那些譜記為和弦、而又要求以分解方式演奏成琶音的片段時,例如《半音階幻想曲》、《a小調幻想曲》等,可以看到使用了較長的延音踏板。其特點是根據和聲節(jié)奏,審慎而又節(jié)制,不必踩足,而對那些和聲節(jié)拍很慢的部分更要如此,避免聲音過長蓋住了隱伏的旋律線條等。
同時,在巴赫作品中在多線條結合時,需要運用“手指踏板”,即通過放開某個音的制音器(即按住某一鍵),使該琴弦能夠與另一些音發(fā)生共鳴,這也就是巴赫樂譜中存在很多長音的原因。因此,為了保持這些長音,彈奏巴赫的作品需要運用指法換指方法,即一指按鍵、另一指接續(xù);或者是四指從五指上往外越過。而在多聲部結合的演奏中,針對跳躍較大的線條,可以通過同一指滑奏的方式,也可用踏板做些彌補。在那些輕快的舞曲性質的樂曲中,其重音部分一般施以圓滑音,可以不用踏板。但是,對那些情緒熱情的樂曲,可以通過加入短促的踏板達到很好的效果。
海頓與莫扎特作品演奏中踏板的使用通常以手指完成作為關鍵。當然,在某些音色處理時,也可采用一些踏板的幫助。而在貝多芬時代,由于特別注重音色的回聲和反響,因此踏板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表達這些作品的意味深長特征。而德彪西作品演奏中,通過變換踏板的使用方式,讓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其音樂的飄渺悠長的特點。
三、鋼琴演奏中踏板應用的初探
在鋼琴演奏中,鋼琴踏板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如何掌握好鋼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對中間踏板、左踏板和右踏板這三個踏板的正確使用,對于學生準確地表達鋼琴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有著很大的幫助。以下是鋼琴教學和演奏過程中,踏板應用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右踏板是延音踏板,踩下去以后鋼琴的所有制音器均打開,并且所有彈奏的音也都會延長。而當腳抬起來后,這些制音器又壓在琴弦上,導致音的延長得到中止。
(二)左踏板是弱音踏板,對于立式鋼琴,踩下左踏板,琴槌會整個地前移動,導致縮短了距琴弦的距離,使得聲音相應地變弱。而對于三角鋼琴,踩下左踏板,表示整個鍵盤向右移動,原本每個琴槌應該擊中三根弦,但是踩下左踏板后,整套琴錘左側移動,使得琴槌只能擊中一根弦。從而,使得聲音減弱了,并能帶來音色的變化。正是得益于左踏板能夠帶來力度和音色的變化,演奏者可以利用它使彈奏的音變弱,但同時增加了聲音的柔和度。這也就是左踏板常常被稱為旋樂演奏者的“弱音器”的原因了。
(三)中踏板,也被稱做延音踏板。針對立式鋼琴,中踏板使擊弦機上方的一塊厚絨降下來,擋在琴槌與琴弦之間,導致彈出來的聲音很小,也許自己能夠聽得見而旁邊人都無法聽見。但是,在三角鋼琴上,中踏板的作用類似于通奏低音,是用以表達流動的旋律聲部。當鋼琴的高音聲部很復雜的時候,使得左手的跨度很大,這是需要延長低音來幫忙。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踩住左踏板,同時彈出低音,這樣這個低音將被持續(xù)。并在這個低音的幫助下,就能比較自如地彈奏較高聲部的曲調。所以,我們可以充分應用好這個中踏板,已達到解放左手、降低彈奏難度的作用。
四、結語
踏板被人稱為鋼琴的靈魂,這充分說明了鋼琴踏板的運用在鋼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分析鋼琴踏板150多年的演變發(fā)展歷史,以及不同時代鋼琴家作品演奏時踏板應用的特點,闡述了踏板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和技巧。同時,探討了如何在演奏中更好地應用中間踏板、左踏板和右踏板,以準確地表達鋼琴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參考文獻:
[1][美]約瑟夫·班諾維茨.鋼琴踏板法指導[M].朱雅芬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