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華
一、 美讀課題,想象“桂花雨”
1.(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臺灣女作家琦君寫的一篇散文,誰來美美地、動情地讀一讀課題?
2.會讀書的孩子,能把一個詞讀成一幅畫。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美妙的聯(lián)想?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題目啊,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讀。
3.設疑:在作者筆下,這是一場怎樣的桂花雨呢?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引導學生扣住文題,通過美讀和想象,把靜止的文字讀成流動的畫面,初步感受課文內容以及散文的表達特色,為下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提供“支架”。
二、 自讀正音,讀通長句
1.根據學習提示,自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相機正音。重點指導讀準“笨笨拙拙、爐煙裊裊、口占一絕、撮一點、桂花鹵”等字音。
3.學生展示難讀的長句子,教師相機出示以下兩句話:
句1:“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打下來,那就濕漉漉的,香味差多了?!敝笇W生根據句子的意思,在“如”后面準確斷句,讀出節(jié)奏,讀準停頓。
句2:“桂花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敝笇W生讀準多音字“和”,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準確選擇字典里的義項。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有選擇、有重點地指導讀準、讀通、讀懂兩個長句子,既在朗讀中訓練了語感,又將字詞句教學落到實處,有效夯實了語文課程的“基礎工程”。
三、 精讀品悟,感受“搖花樂”
1.交流自主閱讀感悟:這是一場怎樣的的桂花雨?
2.(出示句子: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自由讀這段話,閉上眼睛再次想象:你看到小琦君在怎樣搖動那棵桂花樹?
3. 如果請你把這段話讀成一個詞語,你想到了哪個詞?用課文中的詞來概括就是——搖花樂。
4. 自主表達: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在 ,我們就喊 !
【設計意圖】從課題“桂花雨”直奔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想象作者搖桂花時的神情、動作、心理,將句子讀“厚”,深入感受作者搖桂花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將句子讀“薄”,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句意,實現(xiàn)文本語言的有效吸納;最后,通過動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基于文本語言形式自主表達運用,將“搖花樂”渲染得淋漓盡致。
5. 搖桂花不僅帶給了小作者無限的快樂,甚至給她的全家都帶去了快樂,仔細讀讀課文,看你能從哪里感受到全家人的快樂!
(1)父親即興創(chuàng)作的這首小詩里洋溢著濃濃的快樂,請讀出這份快樂與韻味!
(2)全家總動員,曬桂花、藏桂花、吃桂花,這份快樂令人向往!一起感受這份濃濃的情味。
6. 回應文首:孩子們,搖桂花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讓她在成年以后依然記憶猶新,所以作者在文章的開頭,開門見山地寫道——(出示句子,齊讀)“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p>
7. 留疑:除了搖桂花的快樂,還有什么讓作者從小就深深喜歡上了桂花?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作者琦君的資料,深入閱讀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設計意圖】作者搖桂花的快樂以及對桂花的喜愛之情散落在課文的每一個字詞句段里。但,一堂課40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充分感受了作者的“搖花樂”之后,引導學生圍繞“搖桂花也給作者全家?guī)チ丝鞓贰边@一主題進行課外閱讀,既簡化了教學流程,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實現(xiàn)了教者對教材的“智慧化處理”。
(作者單位:南通市如東縣掘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