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摘 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愛心還不夠,還要找對方法,否則往往事倍功半,尤其是對個別“問題”學生的教育,找到打動他情感的關(guān)鍵點,會使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關(guān)鍵詞:關(guān)愛;教育;切入點
我的班上來了個大個子學生,一米五的身高在三年級的學生中顯得鶴立雞群。黝黑的皮膚、粗糙的雙手,一看就知道是因為跟家人打工,耽誤了學習。一問果然如此,雖然12歲了,但只上了不到一年學。因為年齡大、個子高,學生很驚奇,他自己也很尷尬。學習跟不上,和同學玩不到一起,一開始就被邊緣化了。遲到、早退、曠課時有發(fā)生。在這種狀況下,他能堅持來學校就不錯了,更不用談學習了。我找他談過幾次話,不過是留住了他的人,并沒有攏住他的心。我很焦急,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教育是一件長期而又不斷反復(fù)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轉(zhuǎn)眼到了四月下旬,他和同學們的關(guān)系融洽了許多,上課時也不再總望著窗外了。看來野慣的心慢慢地有些回收了。而這時候,我們班的衛(wèi)生班長隨父母打工轉(zhuǎn)學了。我借機讓同學們選他當衛(wèi)生班長,正好能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得到老師、同學的如此看重,他有了一些觸動,工作也挺認真。但有時態(tài)度比較粗暴,時常有學生來告狀,說他把人打哭了。我說了他幾次,他倒一臉的委屈、一大堆的理由,還向我“辭職”,真讓我有點“上火”。剛剛建立起來的良好局面即將坍塌,兩個月的辛苦眼看要付之東流。我心里很苦悶,你說我苦口婆心的勸說,耐心的輔導(dǎo),精心的安排,怎么就換不來他的感動呢!我決定先冷處理,也許我過多的關(guān)注使他有了逆反心理。
在“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學校組織學生到山里野炊。我和幾個老師準備爬那座最高峰,他和另一個同學知道了,非要跟我一起爬。我不同意,他就纏在后面不肯離去。我突然心里一動,同意了他的請求。一開始,他很興奮,爬得很快,慢慢地有點費勁了。我及時調(diào)整目標,指著側(cè)峰的峰頂對他說:“如果要爬,就一定要爬到這座山的山頂,不能半途而廢!”其實側(cè)峰也很高,而且到處是帶刺的灌木,對他來說難度已經(jīng)夠大了。一路上,我們聊著與學習無關(guān)的話題,氣氛很融洽。有時還故意讓他幫幫我,趁機夸贊他一下,讓他知道“大”的好處。最終他到達了目的地,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貋砗螅@然與我親近多了,看到我總是含著笑,寫作業(yè)也積極多了,常常在下午上課前就來辦公室找我改作業(yè),他就是馬××,前幾天對我說“老師,我還當衛(wèi)生班長”的馬××。
參考文獻:
[1]劉培培.小學生關(guān)愛教育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J].成才之路,2014(12).
[2]孫紹如.和聲細語地教育學生例談[J].安徽教育,2005(0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