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珍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十分注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不僅僅是用了新的標準的問題。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它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
關鍵詞: 高中政治 有效教學 理論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十分注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不僅是用了新的標準的問題。它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它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本文就如何開展高中政治課程的有效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什么是有效教學
“有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薄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fā)展。具體表現在: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想學到樂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率,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是否認真,學生的學習是否努力,不是衡量教師的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看三維目標的實現度,看學生是否學到什么或者學得好不好。如果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辛苦,但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的話,那么這樣的教學就是沒有效果的教學;同樣,如果課堂上“鶯歌燕舞”,教師教得很輕松,學生學得也很輕松,但學生的發(fā)展甚微的話,那么這樣的教學就不是有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率的唯一指標。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
政治課的教材理論性強,枯燥乏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單憑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而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提供生動、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簡單到復雜的案例,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如在講解“公民作為納稅人應依法自覺納稅”時,可選用馮小剛拍攝的《甲方乙方》后納稅的正面案例和廈門特大走私案偷逃稅款300億元的反面案例。選用學生較感興趣的案例,會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習。
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好上課的各種準備,通過講述、板書或提出問題引入教學內容。比如在內容上,可以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或者提供學生平時并不一定了解,但能很快激發(fā)學習熱情的新領域信息,使學生迅速集中對新課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循循善誘,并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
三、巧妙提高和認真傾聽,提高教學有效性
對話式和互動式教學是有效教學中最常見的?!疤釂枴弊鳛檎n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皢栴}”的有效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另外,“問題”的有效性還在于提問方式的選擇、詞句的深刻、音調的變化及問題的語境等,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會通過怎樣的方式思考和研究。
有效的“問題”提出了,教師還應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注學生的想法。在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到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于傾聽,善于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這是許多課堂中生成的一個亮點。
四、理論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教學有效性
政治課教學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自然現象及社會相結合?!八枷胧切袆拥南葘А?,思想政治課課程改革注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它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能力;主動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的能力;自主學習、選擇、探索的能力;采用多種方法,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篩選社會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
1.理論聯系實際要體現教育性、科學性。政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充分發(fā)揮其在培育新人素質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理論聯系實際中,要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理論聯系實際還要注意科學性,某些教師備課不充分,教材未能吃透,實際材料處理不當,繼而盲目聯系實際、牽強附會,讓學生懷疑理論的科學性或對實際問題的認識感到迷惘,從而不利于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素質。
2.理論聯系實際要與實際相結合。政治課的理論觀點,通常給人以抽象、單調、枯燥乏味的感覺,這就需要我們理論聯系實際,用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觀點。理論聯系實際還必須把握學生思想認識的疑惑點,例如:“市場經濟講求物質利益原則,為什么還要講發(fā)揚集體主義大公無私的精神?”“公民有信仰自由,為什么還要對中學生進行馬列主義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社會主義目標是共同富裕,為什么允許一部分先富起來?”這些都是學生在理解理論觀點的同時,思想上常出現的疑惑點,只有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才能使理論觀點與學生思想認識撞擊產生共鳴。這時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解惑,就能使學生心悅誠服,自覺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
3.理論聯系實際要有歸宿。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書本理論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使他們自覺指導自己的行為,實現知識、能力、覺悟和行為的統(tǒng)一。更重要的是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生動活潑地學習,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與方法的目的與歸宿,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
總之,案例教學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其實屬于研究性學習,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注入式為啟發(fā)式,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應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