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均
【摘要】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要適應新課程改革,教師自身要作很多轉變,但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理念是學生要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因此,如何盡快幫助學生確立自身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實際教學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主動的、有效的學習。本文擬從小學科學課教學方面,談談關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一、什么是自主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于“被動性學習”、“機械性學習”和“他主性學習” 。在《課標》中,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各項具體活動中能發(fā)揮主動性,樂于、勇于、勤于去進行各項實踐活動,自覺、主動地去學,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自主學習。無論是過去和現在,學生的基本職責和任務都是學習。課程改革突出的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和學習方式的變化——由被動學習、接受學習轉變?yōu)樽灾鲗W習。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新課程中,其基本職責和任務不再是過去的學習,更強調——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一種“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方式,它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主觀努力去獲取新知識和增強自己學習能力的一種過程。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就是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學科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發(fā)現、學會探索、學會創(chuàng)新。所以教師應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變教學為導學,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知識傳授、忽略能力培養(yǎng);只注重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做法,確立一種全新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
二、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構建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大腦皮層易形成興奮中心,激活神經系統(tǒng),使感知、注意、記憶、想象等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在科學教學課堂上,如果師生關系緊張,“火藥味”濃,則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過于放松的“放羊式”教學,既不利于傳授知識,又不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有一種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民主式”教學,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又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或是在思考問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侯活得起來,該靜的時侯控制得住。這種管理既有利于教學,又有利于活躍思想,發(fā)展個性。根據科學課本身的特點,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揚民主,允許同學給老師提意見,允許給教材挑毛病,允許提出不同見解。在實驗室,允許學生提出多個假設,并允許學生用實驗進行驗證,如有不切合實際的問題,應讓學生找出錯誤問題的原因,反復實驗。在課外,教師要給學生廣闊的活動空間,讓他們的思維發(fā)生飛躍,允許他們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以一個平等研究者、促進者身份,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尊重每個學生的見解,讓學生想到老師是他的朋友,使他們的心理活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處于一個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
2.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目的,也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精神世界中的這種強烈的需求。強調學生自主,并不是說教師可以袖手旁觀,相反,它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科學教師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認真鉆研教材,選擇教材中適合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內容。如:阿基米德原理,桿杠平衡的條件等。在選擇這些內容時教師必須有突破學科本位的思想,站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及科學素質的立場上,來進行學科探究形式的設計。如上練習課時,我會布置相關學生到講臺上來講解,這些到臺上來的學生每人必須有一份親自備好的教案,學生在備課和講課過程中,力爭尋求多種解題方法及最佳講解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有效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古希臘生物學家普羅塔戈曾說過:“大腦不是一個等待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炬。”應試教育過分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單面灌輸,學生被動學習,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知識結構和思想容易出現雷同,缺少個性,因而遠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所以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探究精神,特別是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探究精神,他們便有了學習的鑰匙,思維就長了翅膀,自主學習就會得到充分發(fā)揮。尤其是讓學生親自做實驗,來體驗探究式學習的過程,同時享受學習之后的勝利感和愉悅感,必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求知欲。例如在教學過程,有時候我會故意將某一個知識點講錯,然后假裝不知道,過了一段時間如果有學生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就借這個機會對他提出口頭表揚,鼓勵同學們在科學上要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同時積極開展探究性活動。
(1)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科學探究.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對于學生所提出的意義不大的問題或明顯不正確的猜想,不要簡單的否定,應該在充分肯定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要指出其中正確合理的成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參與的勇氣和主動性。
(2)選擇合適的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從新《課程標準》中選擇,同時,也應該結合本地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設計一些探究活動。探究的課題應該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對科學的探究興趣的目的。另外,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學習應該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使學生保持不斷探究的信心。
(3)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要注意發(fā)揮每個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積極性,不能由少數學生包辦代替。這樣使每個學生得到機會均等的全面練習,體現工作中的分工與協(xié)作,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4.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調查,對學生學好科學,形成科學自主學習的能力提供了廣闊空間。如學習有關空氣質量方面的知識時,要求學生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收集本地區(qū)的空氣質量情況,分析空氣污染對環(huán)境的危害,并撰寫關于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或改善空氣質量的主要措施的小論文?;蛘甙褜W生分成小組,分別到不同的地方收集空氣,并了解該地的一些情況,把所收集的空氣進行實驗分析、總結論證,這樣做使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調查、研究,獲得知識,從而能在熟悉生活的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重要性,了解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以此擺脫過去機械、枯燥乏味的學習,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其學會學習和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的過程,長此以往能使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好習慣,這就是主動學習科學。
5.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自主學習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要想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必須首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眾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都是由于他們本人對于這一事業(yè)的鐘愛而成為“家”的。其實“鐘愛”就是需要,有需要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有了動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應首先考慮調動學生的需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1)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制圖、動畫、聲音等媒體形式模擬實驗全程,通過慢放、定格演示、分析和講解實驗;學生在電腦上預習實驗,熟悉關鍵操作,再進行實際操作;實驗完畢后可將課件再現、暫停等“重溫”實驗過程,能很好地提高科學實驗的成功率和實驗質量。能方便控制動畫的播放、暫停,一些運動參數能便于修改和設置,從而可以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而自定義演示,如,設計“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進行課堂練習的課件要便于學生通過改變物鏡距離來觀察檢驗所成像的特點。因條件限制無法實現的實驗項目,組織學生在電腦上模擬實驗,既節(jié)省實驗經費,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增加了對操作技能的認知?,F代的多媒體技術能將繁雜的知識簡明化,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難點知識簡易化,模擬實驗,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
(2)多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茖W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方法的學科,能做的實驗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和學生一起做或演示給學生看或由學生演示給同學看,在實驗過程中的一些現象都會觸動學生的神經,激起他們探求的渴望。根據學生需要還可以優(yōu)化課本實驗,可以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能使學生對實驗內容更加理解。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利用學生的學習問題的意義建構。
(2)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xié)作必須貫穿于學習過程的始終。
(3)學生必須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4)教師是學生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迸囵B(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終身學習。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苯處煹慕虒W工作只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敖淌菫榱瞬唤獭边@是每一位教師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科學課》,2010,1——12
[2]《中國科技教育》,2010,1——12
[3]小學《科學》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