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國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生物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如何才能更好地突破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質量低下的困境,實現(xiàn)生物教學的高效率,已成為廣大生物教學工作者面臨的一大課題.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高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談幾點我對這一課題的探索和嘗試.
一、高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一如其他學科的教學,大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傳授理論知識,在臺下的學生認真地做筆記,一節(jié)課下來,滿滿一黑板的板書,讓學生寫筆記寫的手疼,看黑板看得頭昏目眩,根本沒有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滿堂灌、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氛圍只能是死氣沉沉、枯燥無味,長期以來也就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狀況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廣大生物教師對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嘗試卻困難重重、舉步維艱.這些問題具體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教師的教學脫離了學生這一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思路都嚴重脫離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能力.這樣一來,在教學中學生只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沒有了學習的主動性,缺少了思考和探究,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
2.教師對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嘗試淺嘗輒止,只有形式,沒有內容.在這一方面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是一些老教師,長期的教學實踐已經讓他們形成相對固定的教學模式,即使在努力嘗試改變,但也只是浮于表層,不能深入,或者是有了新的形式卻沒有實質性的新內容.
3.教師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沒有切實發(fā)揮教學中的組織和指導作用.一部分教師只負責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具體到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對生物實驗的實踐和體驗以及怎樣更好地把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不能給予有效的指導.
二、對高效生物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新課程改革對生物教學的要求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此,我們要立足高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的辦法和突破的措施.這也就要求教師必須針對高中學生的生物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切實做到深入調整教學模式,靈活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便學生能夠在生物教學中找到樂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讓其更多地參與生物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相長,從而培養(yǎng)他們在生物學科學習上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率.
1.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業(yè)負擔繁重的高中學生來講,興趣更是他們產生能夠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熱情、求知欲望.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探索和嘗試的行之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生物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懸念,讓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對于答案的期待、牽掛和求解的沖動.如在開始一節(jié)新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新課導入時提出一個或者一系列學生容易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產生一種急于求知的沖動和欲望,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學習動力.二是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高中學生要學習多門功課,對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往往會取決于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為此,教師要善于調整自己的角色,著力于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還要用具體的關愛學生的舉動,如了解學生的個性、習慣等因素等,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促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讓學生從心底里敬佩和愛戴教師,從而產生情感遷移,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產生學習興趣.三是進行難度適宜、富有啟發(fā)性的質疑問難,既要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去思考,又要學生在“跳一跳”的情況下就能分析、推演出問題的大致答案,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到愉悅的情感的同時,產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
2.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能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教學中來,事關一節(jié)課教學的成敗.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強調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一般而言,教學活動總會本著一定的教學任務或者目標,而目標和任務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才能在學生理解內容、消化吸收知識的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那么,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一方面,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其積極投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不僅讓學生得到親身體驗的樂趣,輕松愉快地把握住課堂教學內容,而且促進教師教學思路的調整,實現(xiàn)教學相長.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生物學科的獨特性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物是一門實驗學科,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生物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探究性實驗教學,實驗中鮮明、直觀的現(xiàn)象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從而進行主動探究.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探究中的思考能夠增加學生對知識把握的深度.
3.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改要求生物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最終形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而高中生物教學往往會涉及當今科學發(fā)展的前沿研究,這些前沿研究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為此,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必須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具體到高中生物教學,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一是備課時多搜集一些關于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鮮明事例,以便在授課時能夠更好地啟迪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通過一些實驗指導,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研究的方法.三是課堂上設置一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練習題、思考題,以激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潛能.四是拓展學生學習的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課外生物科學探索活動,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鉆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的個性.
三、生物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生物教學中進行一些新的探索和嘗試,一定要不停地進行教學反思,以便在總結中進步,在思考中前進.
1.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
新課改強調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在備教材的同時,做到備學情,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和學習狀態(tài),同時要將班級學生進行分層,立足于“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知識日新月異、信息日益繁多的現(xiàn)狀,教師不僅要多給學生以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以便其更好地觀察周圍世界中的生物學現(xiàn)象,養(yǎng)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
2.強調情感的培養(yǎng),注重教學的過程
高中生物教學要突破囿于教材知識的局限,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科學的探究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此,教師要善于挖掘生物教材中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的教學資源,以便引導學生體驗更加豐富、更有價值的人生.另外,高中生物的教學設計還要強調“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一方面在“教”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形成生物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在“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師必須深入把握目前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等,以便更好地貫徹新課改關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最終實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