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麗
摘 要:數(shù)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為主的一門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小學一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的萌芽時期,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于處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比較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193-01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處于一個年紀較小的階段,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心理還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在上課的時候常常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經(jīng)常走神的情況。教師面對這種現(xiàn)狀,要善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一、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行自主、探究、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因此,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平時要和學生多多的交流和溝通,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平等的關系,打破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放松心態(tài)的去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才會主動去問,愿意和教師多多的交流。教師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及時的了解到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為學生解疑答惑,遇到學生問的多的問題,教師可以再為全班學生重新講解一次。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構建民主、平等的教學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 把數(shù)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其中的很多知識都是理論化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都會感覺到很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是相當普遍的,數(shù)學是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善于把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加減法的時候,就可以向學生列舉例子:“你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買蔬菜花了30塊,買水果花了15塊,媽媽給了收銀員100塊錢,請問收銀員應該找媽媽多少錢?”老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后,學生就會進入思考,計算媽媽買菜的錢和賣水果的錢一共花了多少,再用100塊減去買蔬菜和水果的錢,就是收銀員要找給媽媽的錢。這樣的例子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學習數(shù)學是對他們有幫助的,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更加專注的學習。
三、注重學習情境的設置
教師在實施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巧妙的設計情境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幫助學生快速的理解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時鐘的時候,就可以拿一塊表和一個時鐘,在教學的時候,教學生認識鐘表上時針、分針和秒針,并為學生講解1個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時鐘走一圈就是十二個小時,分鐘走一圈就是一個小時,秒針走一圈的時候,就是一分鐘。并告訴學生秒鐘發(fā)出“滴答、滴答”的聲音,其發(fā)出一個“滴答”聲就是一秒鐘,當發(fā)出60次滴答聲的時候,就是秒針走完一圈的時候,也就是一分鐘的時間,可以把時鐘拿給學生們,叫學生們一起數(shù)。采用這樣的情境教學,可以改變枯燥的數(shù)學學習氛圍,為學生接受新的知識奠定了基礎,讓學生對課堂更加的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一年級的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通過數(shù)學情境的設計,可以讓他們主動的思考問題,有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人民幣的時候,也可以把各種價值的人民幣拿出來教學生認識,讓學生理解人民幣之間的等量代換,還可以找學生演練使用人民幣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把數(shù)學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時候,在實施教學以前,教師就多準備一些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事物,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東西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進行觀察,同時,給學生講解各種幾何圖形的概念,在學生了解概念以后,叫學生說出教師中或者生活中的幾何圖形,例如教師中的黑板是長方形、課桌是長方形、教室的墻面是長方形、家里的桌子是正方形等,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說出自己所見到的事物,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小學生處于一個愛玩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年級,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小學生這一普遍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使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從而更好的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解 書.小學數(shù)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結構及特征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 陳林笑.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過程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 葉立軍.數(shù)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4] 張立忠.課堂教學視域下的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