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摘要】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在新的社會人才需求模式下,如何探索課程的教學模式,基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如何建立與社會所需求的實用型人才找到最佳的切合點,是改革的第一步,我們應該認真地總結研究,結合學科的不同特性,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發(fā)展把好教育關。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對生物教學有著極其深遠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意識;實驗教學
新課改給所有老師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生物教學也要順應新課改的潮流,提高課堂效率。這就要求教師抓住課堂教學本質,轉變教學觀念;還要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發(fā)展的主人。新課改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指導學生進行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要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就應善于關注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學本身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
一、新形勢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1.時代背景
當前我國仍然處于知識經濟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新型人才仍然是社會急需的資源。只有改革中學各科教學,才能培養(yǎng)出高層次的人才。在中學生物教學中,主要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生物知識及相關技能。在新時期的環(huán)境下,學生樂于交流,因此,教師應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提高自身學習知識的意識。
2.現實意義
當前,在課改教學理念環(huán)境下,中學生物在課堂教學模式方面合理創(chuàng)新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有所改變。讓學生可以主動、積極地探索生物課程的知識,并主動解決。這樣能有效拓寬學生的自學空間。其二,可以降低學生對成績的關注程度,不再一味追求成績。此外,學生學習生物的環(huán)境也得到優(yōu)化,能讓學生更好、更踏實地學習生物中的相關知識。
二、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式
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1)確定學生為教學主體。采取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已不可取。生物老師應對學生積極引導,讓學生完善自己的知識構架。改變課堂老師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使學生、教師之間實現互動。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可以優(yōu)化學習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意識及能力。生物教師應積極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及能力的鍛煉。在課堂中保證素質教育。采用合理的引導方法,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增強,進而結合操作技能進行學習,達到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3)整合現有教學資源,補充教學內容。加入社會實踐課程,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調查與生物有關的資料,從而得到知識。學生也可借助網絡查詢所需資料。此外,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直觀、具體地認識生物有關事物。
2.合理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好奇及興趣
就中學生而言,對知識擁有好奇心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一旦對生物好奇,就會主動學習生物知識。
(1)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時間提出合理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引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學習更加具有激情。
(2)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采用信息技術教學,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活躍性教師通過引入聲音與圖像,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多彩。
(3)將生物內容和生活知識相結合將學生在初中生物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相鏈接,增強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熟練程度,從而利于生物知識的整合。
3.優(yōu)化生物實驗教學
就中學生物來講,實驗是學習的基礎。通過對實驗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來補充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完整程度。
(1)加大對演示實驗的重視程度,增強學生實驗觀察能力。
(2)學生應該在老師的鼓勵下親自參與實驗這樣可以讓學生掌握生物實驗的主要技能,也會擁有一定的成功感。在中學,生物實驗主要包括標本的采集及制作、調查生態(tài)等方面。
(3)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正確觀察實驗的方法,探索科學的認真態(tài)度。
觀察中學生物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反復、比較及局部觀察。通過這三種方法,讓學生全面掌握生物的特征及屬性。在進行生物實驗時,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得出的實驗結論更具準確性。
綜上所述,本文對中學生物在課堂教學方面如何實現教學模式改革進行具體探討,掌握創(chuàng)新的各種方法。中學生物教學應以創(chuàng)新理念為基礎,確定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保證教學進度的科學性,這樣學生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此外,教師要積極提出問題,讓學生增強問題意識,積極探索生物知識。這樣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物知識,也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進行交流。這對于學生的實驗、思考等能力來講,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實現生物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張立彥.淺議初中生物教學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
[2]朱云奇.新課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學反恩[J].學苑教育,2OlO
[3]鐘方文.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