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嬌
摘 要:一節(jié)好的表達課有什么標準?以片區(qū)語文表達課評委的身份,多次聽課,通過分析歸納,提出好的表達課的標準:教學目標要少、小、實;方式可以創(chuàng)新,但更注重服務于教學目標;要有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不僅要適時點評,而且要點評到位。最終讓表達課更高效,成為讓學生能上、樂上,上得較有“成長感”的課。
關鍵詞:表達課;高效;成長感
2014年5月7日至9日,我有幸擔任了廣東省珠海市首屆香洲區(qū)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大賽(表達課型)新香洲片決賽的評委,為來自12所學校的16位選手評分。站在評委的角度觀看這些課與平時在觀眾席上只是純粹聽課感覺明顯不同:因為必須評出高低,寫明理由,必須更理性、更客觀,所以思考更多。而在聽完了所有課后,評委們又再次交流和總結,前輩們的討論讓我對表達課怎么上,怎樣才算一節(jié)好的表達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那到底怎樣才算是一節(jié)好的表達課呢?標準到底是什么?綜觀這16節(jié)課,我個人總結如下:
一、目標
一節(jié)好的表達課,教學目標不要定得多、大、空。比如《〈清明〉續(xù)寫》一課,教學目標有擴寫和改寫,一節(jié)課下來,顧此失彼,顧彼失此,兩個目標達到了嗎?評委們并不這么認為,還不如只設一個目標,一課一得。所以,表達課的教學目標盡量要做到少、小、實。
二、方式
方式可以創(chuàng)新,但更注重服務于教學目標,方式創(chuàng)新了卻與教學目標關系不大的則效果并不一定理想。比如《〈清明〉續(xù)寫》一課有一個亮點是“活字印刷排版”,這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可是一個創(chuàng)新!遺憾的是學生現(xiàn)場排版出來的效果雖不說面目全非,卻也與詩句的原意相差甚遠。
三、生成: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好的表達課不僅要有學生的樂于表達,還要有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教師只是作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適時點評,而且要點評到位,教師的適時、恰當?shù)囊龑盐毡磉_課大方向。
好的表達課缺不了學生的互相評價,評價是一個人高級的思維。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本杰明·布盧姆把教育目標分為三大領域──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領域(affective domain)和動作技能領域(psychomotor domain)。布盧姆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為六級:知道、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前面三類:知道、領會和運用,通常被稱為“低級思維能力”,這些能力是我們常常運用到的,我們的學習常常就是從記憶事實開始,然后再逐步理解它們,最后才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后面三類學習結果:分析、綜合和評價,通常被稱為是“高級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美]洛林·安德森·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11.
[2]李建剛.現(xiàn)代教學散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