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摘 要: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約有未成年人3.67億,近些年來,以未成年人為被害人的案件數(shù)量不斷上升,刑事訴訟在加強刑事被告人的權益保護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與此同時卻忽略了對刑事被害人權益的保護,尤其是在涉及未成年被害人權利保障方面的問題一次次被忽視。本文以構建和完善刑事案件未成年人被害人司法救助機制為目標,剖析了我國當前未成年被害人刑事司法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未成年 刑事被害人 司法救助
一、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概述
未成年人是指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其尚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缺乏足夠的救濟能力,一旦權益受到侵害,難以通過自身來獲得司法救濟。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機關對因受到犯罪行為侵害而又未能從被告人處獲得執(zhí)行或其他渠道得到充分賠償?shù)奈礉M十八周歲的刑事被害人,給予一定司法救助的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意義
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應當是國家法律制度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國家司法機關保障確有困難的未成年人能夠維護合法權益,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一項制度,它應當是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特別的保障。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雖然可以通過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獲得賠償,但因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不稱職地履行監(jiān)護職責、被告人無力賠償?shù)仍?,致使未成年刑事被害人不能及時有效甚至無法得到賠償。因此,為了保障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需要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進行司法救助,以實現(xiàn)法律實質(zhì)上的公平正義。此外,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也是保障人權、維護民主的需要。
三、我國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1.立法尚不完善
目前,國家立法部門尚未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立法,這導致司法機關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實施司法救助缺乏法律依據(jù),使司法救助基本無法可依。指導我國開展刑事司法救助工作的規(guī)范性文件,主要散見于中央政法委等八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意見》以及地方性的救助實施辦法等,尚未建立起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刑事司法救助制度。
2.救助方式單一
司法救助方式,即司法機關實施司法救助所采取的方式。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救助方式大多僅為經(jīng)濟資助,以幫助未成年刑事被害人解決基本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難。
3.資金來源匱乏
司法救助資金是司法救助制度的核心問題,若司法救助資金匱乏,則很難發(fā)揮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作用。目前,司法救助資金來源匱乏長期困繞著刑事司法救助工作開展:一是國家沒有專門建立司法救助資金,救助資金來源缺乏通暢渠道;二是當前救助資金來源對政府部門依賴性強。中央政法委等八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意見》雖明確規(guī)定救助資金主要由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統(tǒng)籌安排,但各地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不同,政府部門支持程度不同,撥付與否、撥付多少由政府部門決定,缺失強制性規(guī)定,隨意性空間大;三是通過社會組織及個人捐助路徑獲取救助資金因多種原因顯得困難重重。
4.各部門之間協(xié)調(diào)銜接不足
要使未成年刑事案件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能得到充分的司法救助,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司法機關在程序上的銜接與緊密配合是非常關鍵的,但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省份與地區(qū),對其公檢法開展未成年人被害人的刑事司法救助工作的銜接機制并沒有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相應實施細則,造成了有關部門對未成年人被害人的刑事司法救助不重視,宣傳不到位,工作不落實的情況。而且,對未成年人被害人的刑事司法救助絕不是僅僅靠公檢法等司法機關的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此外,還需要其他政府部門與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四、探索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對策與路徑
1.制定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成文法
應當由全國人大制定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法律,以成文法形式規(guī)定我國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詳細規(guī)定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對象、條件、標準、程序和法律責任等內(nèi)容,并做好與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以及行政訴訟法的相互銜接,確立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的應有地位,使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成為有法可依的制度。
2.拓展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資金來源渠道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資金應堅持國家撥款與社會救助相結合的原則,可通過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單位自籌資金等方式籌集資金。同時,為使救助資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保證??顚S?,應成立專門的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資金管理部門,對救助資金進行統(tǒng)一管理,并且實行資金管理部門與救助決定機構相分離的原則,資金采取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帳務公開的管理辦法并接受救助決定機構和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
3.實行聯(lián)動的多元化司法救助機制
3.1應當加強公檢法之間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協(xié)調(diào)銜接能力??梢猿闪⒁粋€協(xié)調(diào)機構,將公、檢、法以及財政等其他政府部門的情況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
3.2除了現(xiàn)行的以資金形式救助,還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救助方式,積極爭取黨委、人大、政府等關心和支持,聯(lián)合司法、民政、基層政府等構建多元化救助機制。由于救助對象所處的社會、家庭和生活環(huán)境不盡相同,個體之間在性別、年齡、體格、行為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所遇的特殊困難也呈現(xiàn)多樣化特性,表現(xiàn)在資金、物質(zhì)、扶養(yǎng)、勞動、醫(yī)療等生活中的各個層面,不同救助對象有著不同的需求,在選擇救助方式時要因需而擇和因人而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