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琴 于輝
摘 要:教材,是學校教學中教師教的依據(jù),也是學生學的依據(jù),是教書育人的基本材料,也是一種具有社會公益事業(yè)性質的特殊文化產(chǎn)品。是精品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化學是醫(yī)學教育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是當今生命科學里重要的前沿科學,因此各個醫(yī)學院校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都應具有高度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如果教材出現(xiàn)問題會使學生對教材產(chǎn)生疑惑,影響了學生對教材的信任度,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筆者就我校高職護理專業(yè)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歸納出一些問題,和廣大同仁進行商榷,以提高《生物化學》教材的編寫質量,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物化學 教材 商榷 建議
教材,是學校教學中教師教的依據(jù),也是學生學的依據(jù)。是教書育人的基本材料,也是一種具有社會公益事業(yè)性質的特殊文化產(chǎn)品。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1年8月28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高[2001]4號),《意見》中:鼓勵使用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意見》中指出:“建立科學的高校教材編寫、評價和選用制度,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編寫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講義,防止教材編寫上的低水平重復,杜絕質量低劣的教材進入課堂。”[1]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以“教高[2003]1號”印發(fā)《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該通知中“高等學校建設精品課程要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中強調(diào)要“重視教材建設”。[2]
2012年11月6日,教育部以“教職成〔2012〕9號”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十二五”職業(yè)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中指出:“加強 教材建設是提高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加強教材建設是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要條件,推動中高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基礎性工程,對促進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切實提高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教材建設是加快推進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抓手”。該《意見》充分認識加強職業(yè)教育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3]
生物化學是醫(yī)學教育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程,是當今生命科學里重要的前沿科學,因此各個醫(yī)學院校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應具有高度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權威性。當然,由于教材編寫內(nèi)容量大,編寫時間倉促,在教材中出現(xiàn)少量的錯誤在所難免,但是會使學生對教材產(chǎn)生疑惑,影響了學生對教材的信任度,從而影響學習效果。[4]
目前我校高職護理專業(yè)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為全國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孫樹秦主編,供高專、高職護理專業(yè)使用,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第一版,2005年8月第一版第10次印刷,標準書號:ISBN 7-117-04099-8/R·4100。本教材在我校使用時間長,使用人數(shù)多,是我校使用的主要生物化學教材,對我校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影響很大。[5]
現(xiàn)結合我校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提出建議,和廣大同仁進行商榷,以引起編者的重視,進一步提高《生物化學》教材的編寫質量,打造《生物化學》精品教材,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有不甚恰當?shù)牡胤?,請各位專家和同仁提出批評和指教。[6]
1.教材第5頁倒數(shù)第四行“每1g蛋白質在體內(nèi)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約為417kJ(kcal)”。kJ和kcal雖然都是能量單位,但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cal=4.184kJ,所以kJ不等于kcal。除了能量單位有問題外,能量數(shù)值也有問題,1g蛋白質在體內(nèi)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既不是417kJ也不是417kcal,而應該是16.7kJ或是4kcal,“每1克”應改為“每克”或改為“1g”。建議改為“1g(每克)蛋白質在體內(nèi)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約為16.7KJ(4kcal)” [1][2][6]。
2.教材第11頁倒數(shù)第五行“鐮刀狀紅細胞貧血是由于血紅蛋白β-亞基的第六位氨基酸纈氨酸被谷氨酸取代所致”。正常的血紅蛋白的β鏈第六位氨基酸是谷氨酸,鐮刀狀紅細胞貧血是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所致。建議寫為“鐮刀狀紅細胞貧血是由于血紅蛋白β-亞基的第六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所致” [3][4][5][6]。
3.教材第83頁糖酵解的英文單詞是“clyglycolysis”。 筆者查閱了中英文字典和相關教材[3]、[4]、[6],糖酵解的英文單詞是“glycolysis”。[7]
4.教材第89頁表6-1丙酮酸脫氫酶系的組成,表中寫的是丙酮酸脫羧酶,建議寫為丙酮酸脫氫酶[3]、[4]、[5]、[7]。
5、教材第90頁第一句話“丙酮酸脫氫酶系的五種輔酶均含有B族維生素”。 筆者查閱[1]、[2]、[3]、[4]、[5]等教材,認為B族維生素屬于水溶性維生素,硫辛酸不溶于水,故有人將其歸為脂溶性維生素,或者不是維生素。建議寫為:“丙酮酸脫氫酶系的五種輔酶除硫辛酸外均含有B族維生素”。
6、教材第90頁“(4)異檸檬酸生成a-酮戊二酸”的反應式中酶的名字寫成了“異檸檬酸脫氫酸”,正確的應該是“異檸檬酸脫氫酶”[3][4][5][6] [7]。
7、教材第104頁“血糖”的英文單詞寫成“bloob sugar”,應該寫為“blood sugar”[3][4]或者“blood glucose”。
8、教材第148頁“一碳單位與載體”及表8-1中的甲烯基的結構簡式寫成“—CH2”,應該寫為“=CH2”或者“—CH2—”;甲炔基的結構簡式寫成“—CH2=”,應該寫為“—CH=”或者“CH≡” [3][4][5][6] [7] 。
參考文獻:
[1]林杰,等.營養(yǎng)與膳食(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劉琦.營養(yǎng)與膳食(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3]潘文干,等. 生物化學(第六版)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4]周愛儒,黃如斌,等. 醫(yī)學生物化學(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4.
[5]車龍浩,等. 生物化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6]趙漢芬,等。生物化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7]馬如駿,等.生物化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