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 要: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對于漢字的掌握程度,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對于漢字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口頭表達、閱讀甚至寫作。而且一年級學生自制力較差,教師必須根據學生愛玩、好動、好奇心重等特點,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實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方法,實現“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識字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審美情趣 樂學天性 識字方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識字教學可謂是“重中之重”,更是教學的難點。初為人師,任教一年級,我深知一個孩子在啟蒙階段教育中識字將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但這過程中如若缺乏科學而充滿童趣的識字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學起來會了然無味,自然也就失去識字的熱情和動力。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呢?
一、培養(yǎng)審美情趣,體會漢字之美
從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已有3500多年歷史。中國的漢字具有獨特的藝術美,它變化微妙,形神兼?zhèn)洹N覈娜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要“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日本著名教育家石井勛先生說:“我相信,世界上只有漢字才能稱作真的文字。我們日本人能用日語讀漢字,也可以用英語和德語讀漢字。在美國有這樣的一種實驗,讓人們用漢字學英語比用羅馬字學英語效果要好。所以,世界上的人如果能用漢字,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交流感情?!雹?/p>
1.感受形體獨特之美
如在第一冊教學“山”字時,我先展示生活中山的圖片,再讓學生畫山的簡筆畫,這是原始先民抽象出來的文字雛形,再寫簡化的漢字。這個過程復演了漢字幾千年的進化史,也讓學生把寫字與繪畫建立聯系和溝通,先畫后書,邊書邊畫,亦書亦畫。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識字3一課,就是按照生活中的圖畫到抽象出來的圖畫再到現代漢字這樣的順序出示的,其意圖在于讓學生從漢字的演變中感受漢字的繪畫美,進一步喜愛識字。
2.感受結構含義之美
如在教學“群”和“獨”時,可這樣教:羊因喜歡聚眾,所以為“群”;狗善爭斗,只好“獨”處。又如教形聲字“媽、嗎、螞”時,先讓學生掌握“馬”韻母是“a”表聲,然后指導學生分清生字的哪一部分表形,哪一部分表聲,指導學生用換部首的方法識記生字?!皨尅备擞嘘P,所以部首是“女”旁;“嗎”是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是“口”旁;“螞”是跟蟲類有關,所以部首是“蟲”旁……就這樣通過漢字的結構讓學生領會漢字的構字奇妙,體會漢字之美,進一步欣賞漢字之美,從而樂于識字。
二、創(chuàng)設活潑情境,激發(fā)樂學天性
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活潑、天真、想象力豐富等年齡特征,我在課堂上形象的把生字稱為“生字寶寶”,“新朋友”“小伙伴”等,讓學生在這些通俗易懂的名詞中感受到親切感,把枯燥的識字過程轉化為認識新伙伴、結交新朋友的過程。特別是當他們把這些生字當做寶寶的時候,孩子們的保護欲立刻就被激了出來,在課堂上還可以營造一些氛圍:“這些生字寶寶真可憐,他們無家可歸,多可憐呀。有哪位小朋友能夠來讀一讀,把他們帶回家?”每當我這樣問的時候,孩子們的積極性總是特別高,他們從識字認字中獲得巨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三、教授識字方法,感受趣味識字
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能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蔽覀冊诮虒W生字的時候,切不可將學生識字看做是老師教字,就是今天的字怎么寫,明天的字怎么寫,后天……在這種情況下的識字學生很快就會失去對識字的興趣。所以教師教會孩子識字方法是識字教學的重點之一,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摸索出以下方法。
1.兒歌識字法
朗朗上口的兒歌一直是低年級小朋友所喜愛的,所以我在教學中投其所好,根據漢字的特點編一些適合兒童記憶的兒歌,讓他們在反復的誦讀中對生字產生印象,從而在腦海里形成正確的結構。比如“春”字可以用“三人展翅飛,飛到太陽上”?!盃俊保按笃筋^,牽頭?!??!罢妗保笆诸^,下邊框,三短橫,捉迷藏,一長橫,來封口,八路軍,齊步走”等。
2.字謎識字法
猜謎語一向是孩子們所鐘愛的,教學中合理而恰當地運用字謎可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學生在這過程中既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又在猜字謎的同時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比如“一個王先生,一個白先生,坐在石頭上(碧)”、“兩人坐在土堆上(坐)”、“竹子頭下每人一口”等,試想在這么生動形象、言簡易懂的字謎面前,孩子們怎么會不怦然心動呢?
3.生字加減法
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構成特點,特別是合體字、上下機構、半包圍結構、左右結構等,但是單純地記憶這些結構,必然枯燥。所以我在教學中加入了生字加減法。如“沖—冫=( )”,“團—口=( )”,“暗—日=( )”,“時-日+又=( )”……在課堂上的鞏固環(huán)節(jié)利用這種方法,不僅能讓走神的學生迅速集中精神,而且能增強學生識字的趣味性。
4.表演引趣法
好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這個特點,把識字教學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學《蘑菇該獎給誰》一課,讓孩子們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兔媽媽、小白兔、小黑兔,讓孩子們在詼諧的語言、夸張的動作及油稽的表演中感覺學習的樂趣,使課堂其樂無窮,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識字。②這讓本枯燥的課堂變得妙趣橫生。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無邪的,他們的舉手投足看似稚嫩,卻透著無瑕的心,他們的問題看似幼稚,卻閃著智慧的光芒。教師無法代替他們干什么,但是可以讓他們學得更快樂。同樣的知識需要學習,同樣的技巧需要教授,可以在笑聲中度過,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注釋:
①劉碧秀.漢字美簡說[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04).
②金曉麗.小學識字教學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
參考文獻:
[1]聶海燕.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
[2]余丹.巧用方法輕松識字[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2).
[3]孟慶華.淺談一年級小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
[4]劉碧秀.漢字美簡說[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04).
[5]張海霞.在寫字教學中感受漢字之美[J].當代教育科學,2010,(14).
[6]金曉麗.小學識字教學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