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媛
摘?要:柯達伊教學法是20世紀匈牙利音樂大師柯達伊所獨創(chuàng)的音樂教育法。該方法倡導歌唱教學特別是合唱教學,以歌唱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的基礎,真正讓音樂成為每個人自我心靈和精神的追求。這對技工院校開展合唱訓練有著深刻的啟發(fā)和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技工院校?合唱訓練
一、技工院校開展合唱訓練的困難和不足
當前,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已從傳統(tǒng)的“僅重視學生技能水平”向“注重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轉變。在技工院校,涌現(xiàn)了開設音樂素養(yǎng)課、音樂選修課等課程,各技工院校紛紛建設各類文藝社團,最常見的就是學生合唱團。筆者所在學校早在幾年前就開設了音樂素養(yǎng)與社交禮儀課程,成為每名學生必修的公共課。學校還組建了“布谷之聲”學生合唱團,每年吸收50~60名合唱團員,定期開展合唱訓練,既在校內(nèi)開展節(jié)目表演,又代表學校參加各類比賽和大型表演,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然而,在技工院校中,無論是音樂課中的合唱練習,還是合唱社團的日常訓練,仍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
1.合唱訓練條件不足
除個別學校外,一般技工院校都沒有專門的合唱房,有的甚至沒有一臺鋼琴。合唱課就在普通課室來上,合唱訓練地點常常選在會議室、階梯教室或大課室?,F(xiàn)場比較嘈雜,過多的桌椅不方便排列隊形,不同的聲部常常混在一起。沒有鋼琴,也使得音樂基礎差的學生難以找到音準。
2. 合唱訓練的方式單一、效果不好
技工院校開展合唱訓練,往往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先練聲、練氣息,再分聲部在鋼琴的輔助下教唱作品,各聲部分別掌握好之后,再多聲部和聲訓練。這種千篇一律的流程,令學生感到枯燥。教師教唱某個聲部時,其他聲部的學生容易無所事事。各聲部分別能掌握,但多聲部合成卻不和諧。
3.學生對合唱的興趣難以保持
合唱是一門講究協(xié)作的藝術,它不要求突出個人,而要整體和諧。而往往有些唱歌很好的學生不愿意加入合唱團。在合唱團里,學生音樂基礎參差不齊使得掌握一個作品往往需要較長時間,這讓有些學生感覺沒有成就感。
二、柯達伊教學法的主要思想
柯達伊·左爾坦是20世紀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從20世紀初開始,為了探索建立匈牙利音樂教育體系的途徑,他動員了許多杰出的學者、作曲家和優(yōu)秀的教師,在深入研究國外音樂教學法,取人之長的基礎上,與匈牙利本國的教學經(jīng)驗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具有匈牙利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在該體系傳播于世之后,便被人稱作“柯達伊教學法?!?/p>
“要使音樂屬于每個人”是柯達伊音樂思想的靈魂。以歌唱作為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柯達伊教學法的重要特征。他提倡在音樂教學中一切基于歌唱進行,最大限度地使用人聲學習、了解和欣賞音樂??逻_伊認為,合唱具有影響和促進群眾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功能,參加合唱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去接觸真正有價值的音樂,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他提倡在音樂教學中大量使用首調(diào)唱名法,還提倡借助手勢 (而不是鋼琴)來幫助學生唱準音高。他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內(nèi)心聽覺,因此他在訓練學生演唱多聲部合唱作品方面也有著突出的貢獻。
三、柯達伊教學法對技工院校開展合唱訓練的啟示
1.領會柯達伊音樂思想,增強在技工院校開展合唱的信心
柯達伊對合唱十分推崇,他認為,社會化因素使合唱產(chǎn)生一種“魔力”,由于合唱的群體參與形式,合唱中的忘我投入、所創(chuàng)造的和諧之美,可以造就集體感和友誼,能給人生帶來精神升華的時刻。在柯達伊等一批音樂教育家的推動下,匈牙利的合唱已從學校走向社會,對推動社會團結和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技工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要求技工院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協(xié)作精神,開展合唱訓練就是一種潛移默化式的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意識的活動。同時,柯達伊認為歌喉是每個人都有的樂器,歌唱是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的音樂活動,歌唱給予人的音樂感受也是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作為技工院校,一般不具備豐富的樂器條件,發(fā)展合唱是引導學生音樂愛好者展示才能的絕佳方式。
2.運用柯達伊教學法工具,提升合唱訓練效果
一是運用首調(diào)唱名法。柯達伊認為,使用首調(diào)唱名法的優(yōu)點是教學中不以調(diào)號的多少作為衡量程度深淺的標準,學生可以從調(diào)號里“解放”出來,可以歌唱大量歌曲。首調(diào)唱名法使每個音級位置在其調(diào)性中相對穩(wěn)定,進而在音樂視唱記憶里形成穩(wěn)定的感覺,并且能夠長時間的記憶下來。采用首調(diào)唱名法后,能順利地解決音高、音域這兩大問題,把多調(diào)號的歌曲轉化成少調(diào)號來練唱,唱譜就容易多了。
二是運用柯爾文手勢。在合唱訓練中,我們經(jīng)常會依賴鋼琴的音準。筆者之前教唱四聲部混聲合唱歌曲時,一般先將男女高、男女低四個聲部分別跟著鋼琴教唱直至學生基本掌握,然后讓他們進行合唱,在合唱的時候聽到哪個聲部唱不準,就用鋼琴跟著帶一下。但結果是另一個聲部的學生總是會受到鋼琴的干擾。學習了柯達伊教學法后,筆者開始運用柯爾文手勢和簡單的肢體動作當做教學輔助工具,帶領學生唱歌譜,讓他們借助手勢唱準音高而不是完全依賴于鋼琴等樂器,例如教學生采用手勢搭梯子的方式演唱音階,手勢的高低起伏代表音高起伏的變化,手勢的力度大小代表著音樂的強弱。實踐證明,通過手勢這種視覺輔助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感覺和辨別音程的空間距離,使抽象的音高關系變得直觀、形象,對學生把控音準和節(jié)奏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3.改革合唱訓練模式,增強學生合唱的成就感
我們應改變過去花較多時間分聲部跟鋼琴教唱的做法,選用一些簡單的和聲作品,多開展無伴奏的二聲部以及多聲部的和聲訓練,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培養(yǎng)學生多聲部的對比,讓學生在和諧中感受到音樂的美,體驗到合唱的成就感,從而對合唱越來越喜歡。初學階段建議從二聲部合唱開始練習,常見的形式有:一個聲部為主要旋律,另一個聲部為簡單的長音持續(xù)音,還可以是一個聲部為主要旋律,另一個聲部為固定音型的持續(xù),進一步是簡單模仿二聲部復調(diào):隨著學生歌唱能力的發(fā)展,還包括有固定低音、變化音、轉調(diào)、模仿性復調(diào)和對比性復調(diào)等的練習。歌唱時,每個人需唱好自己的聲部,同時聆聽著別人的聲部,在合唱中協(xié)調(diào)配合。同時,老師可輔之以手勢引導,讓學生注意聲部進入時音高和節(jié)奏的準確,注意樂句的感覺劃分以及隨手勢起伏的力度變化。
4.加強教師自我提升,把最好的音樂帶給學生
柯達伊的品格和他對藝術、教育的獻身精神,吸引和激勵著一代代音樂教師們??逻_伊希望教師們在“教”的過程中“學”,在“學”的過程中“教”。學習柯達伊教學法,讓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意義有了更高的認識,音樂教師應加強音樂教育的責任感,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把最好的音樂帶給學生。
筆者在實踐柯達伊教學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合唱教學的意義,提升了合唱教學的水平。柯達伊教學法對技工院校開展合唱訓練是十分有裨益并值得不斷深入研究和探
索的。
參考文獻:
[1]曹瑩瑩.淺談柯達伊教學法對中學合唱訓練的啟示[J].黃河之聲,2013(17).
[2]王圣貴.談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啟示[J].美與時代(下),2011(10).
(作者單位: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endprint